隊伍轟隆轟隆地離去,李易烤玉米粒頓一下,喊:“周圍的人也看一看,反正都過去一次。”
“知道啦師父……”回應聲音傳來,車隊愈遠。
“徒弟大了,主意就多起來,不聽管嘍!”
李易嘟囔著繼續烤串兒,他什麼都不放,就刷一下油。
鹽沒有、辣椒麵和孜然更不用說。
玉米都是煮好了再穿的,直接吃都行。
涼了之後硬,烤的時候不刷油還是硬。
李易不放調料,叫百姓嚐嚐原味,方便推廣。
百姓會一傳十、十傳百。
到了地方上,地方的百姓再看到報紙,就願意嘗試。
排隊買的百姓互相時間拉手,前面的人左手被後面的人左手拉住。
後面的人的右手被更後面的人的右手拉住,最前面的才可以騰出手來。
不是李易要求的,百姓自發想出來的辦法。
李隆基等人上樓了,在窗戶邊向下看。
李隆基問過,再賣半個小時左右就把這次帶來的玉米賣掉,等半個小時吧。
群臣可以吃乾果和果脯,茶水更不缺。
“小易這人教導子弟還是可以的。”盧懷慎嘴裡含著一個茶葉芽。
“無非是他背的書多,連續問歸藏,有本事他換個人問,廷碩,你說對不?”
畢構無聊,沒事兒找事兒,貶低李易,看蘇頲。
蘇頲使勁搖頭:“我也不曾記那麼多,今年他們要考童子科和進士科,說不定加個秀才科。
諸位,想想啊,就方才他們三個孩子,一個無功不受祿,給出來多少種正反支撐的答案?
到時候我們去問他們,問一下,他們誰反問一下,我等若答不出來……”
蘇頲這個記憶力超群的人都怕了,一山還比一山高啊!
他就是那種一目數十行,過目不忘,史書上說的。
實際情況呢,他如果真那麼牛逼,就不是考進士,那不是有秀才科嘛!
考完進士,他立即拿到了一個縣尉的位置,他就去幹了。
他當時的世家影響力還在,他也願意去當縣尉。
說明一個問題,他的家族厲害,告訴他從基層往上升。
而杜甫呢,缺心眼了,給的官同樣不小,就是不去,非要一步登天,得按照他上面的那輩兒給他官。
蘇頲他爹是宰相,他都可以當縣尉,還不是京兆府的縣,是浙江那邊的。
杜甫科舉被坑了,好不容易給個管,比蘇頲最初的可大多了,他不幹。
跟他爺爺杜審言一樣,恃才傲物,這麼看來,基因沒問題,是親的。
但這個才把是文學上的才,不是政治上的才。
蘇頲從小學習的是政治,現在他就挺為難的。
害怕,怕考試的時候三個小傢伙搞事兒,讓自己下不來臺,會哭的,關鍵是誰哭?
宋璟當時不是說要考秀才科嘛!這樣就轉向更多的時務策,反正都是哭,多學學也好,不丟人。
誰當宰輔的時候,對李易還沒有一點特殊的壓制想法?
哦!盧懷慎沒有,張九齡也木有。
盧懷慎是因為家庭經濟支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李易出手幫忙。
張九齡憤恨辭觀,還沒回到自己故鄉呢,李易就派人追上去給錢,告訴他趕緊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