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再有幾天臘月十五,大朝會你參與不?”
早飯的時候李隆基對剛給灼灼小丫頭作完檢測的李易說,有的資料還沒出來,到中午才行。
全方位檢查,包括尿液、糞便等等,光抽血就抽了不少,各項檢查都得作。
目前看來,需要介入手術,跟徒弟青黛一樣。
只是不再那麼擔心,有經驗了,感謝轉變成排啞炮的死囚們。
“不去,耽誤時間,我要在醫院教學。”
李易拒絕,很多事情都操作完了,不需要他過去。
他有那個工夫不如多給護士們上課,新來的一大群護士需要系統性教學,用原來的護士帶到一定程度,必須開課。
自己看書,很多地方學著費盡,倒不是不能學。
講師的作用就是把別人自己琢磨好幾天的事情,一句話講透。
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書一解釋起來就是三個人走路,三為虛數,可能是五個,也可以是八個。
換成李易講,他就會告訴徒弟,一些人行事,看他們的言語、分析他們的目的,其他人的反應,從中學習對你有用的東西。
三人行不是三人走路,是多人行事,走路學什麼?邯鄲學步?
行是行為、行事。
就這麼簡單一句話解決的屁事,要是按照一些人的說法,你聽去吧,五個學時也講不完,旁徵博引的。
李易若是願意,可以講一個月,忽悠唄!別人聽著還覺得很有道理。
這老師講得好,深入淺出的,把一個事情從各方面闡述,這叫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啊!
像之前那個講師,叫什麼來著的?
哦,李易,他……不行,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這麼深奧的論語?他以為他是誰?這是聖人之言啊!
當然,李易絕對不會說三個姓必的人走路……
“天冷了,今年河水結冰否?”李隆基夾起個大腸頭。
“估計不能,至少那條溫泉河要繼續流淌,不影響運河航運。”
李易把辣椒油的小碗推到李隆基近前,知道對方要問什麼,結冰影響運河航運,需要人工除冰。
今天早飯吃滷煮,裡面有肉,不都是下水。
這個東西的起源跟什麼皇上、什麼教的祭祀沒有任何關係。
就是別人吃肉,窮人買來內臟煮著吃,正好有火燒,就是乾巴餅,放在裡面吸湯汁,一起吃而已。
別吃點什麼東西都跟清朝的皇帝扯上關係,清朝的皇帝難道是美食家?整天不幹正事,到處跑著去吃東西?
就跟他那時遼寧瀋陽及周圍城市吃烤雞架一樣,說得天花亂墜的,其實就是便宜。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吃不起,一個雞骨架能喝下去一斤六十度的白酒。
後來再吃,有的也是圖便宜,有的是喝酒吃它不佔肚子,喝啤酒。
李隆基舀半匙子放在碟子中:“那個什麼九郎的鎖定了?你昨天晚上給我發資訊,說摩尼教背後使壞?”
他有個平板電腦,裡面裝了軟體,李易怕打擾他休息,就給發條資訊。
“是他們,社會越亂,他們的教義越管用。打著佛家的名義來傳播,其實跟佛教無關,他們自成體系。
他們的管理和教義體系非常完善,眼下寄宿在其他的寺中,主要是沒有人給他們投錢建寺。
渾水好摸魚,霧中易盜竊。他們的組織架構嚴謹,想出頭了。
跟教無關,是人的問題,教義是死的,行事之人活的,該殺就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