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官員同樣揚揚下巴,我們考評上等,要學歷有學歷、要資歷有資歷。
你不能安排一些字都寫不明白的人跟我們去,叫我們幫忙,地方太過偏遠,不好辦。
“唉!”李易嘆氣,糾結。
姚崇看不下去了:“第二批進李家莊子的學子,二百二十甲第及第中的二十個。
中進士後先學習,再到各村配合村正當村官,入縣衙由基層幹起。
如今學得還不夠好,需到遠處地方跟你們繼續學。”
四十個官員:“……”
“多謝李東主。”剛才問的官員開心地道謝。
鞠躬,一鞠躬、二鞠躬,肩膀突然被人抓住。
他掙了兩下沒掙動,扭頭看去,對方瞎了一隻眼睛,目光不善。
“凡是多溝通,不可毫無主見。但,更不能剛愎自用。”
李易強調剛愎自用,到地方你們配合莊子裡出去的學子,打下手。
“李東主放心,我們保證不搗亂,聽話。”這個官員機靈。
其他的官員同樣高興,本以為到偏遠的地方吃苦,居然有李家莊子的學子。
那些學子什麼活都會幹,養殖、種植、簡單的工匠活計、買賣……
朝廷培養,不,李家莊子培養一個很不容易的,一下子放出來二十個。
絕對不是流放,再看身邊的同僚,考核除了上等便是上上。
夷州所在怎麼了?叫朝廷派出這樣的陣容?
似乎猜到他們的心思,李易繼續說:“當地山民多,寨與寨聯姻、衝突亦多。叫其入籍乃小事,各寨安穩方為重中之重。”
李易說話的時候,旁邊有宮女端托盤給官員們送冊子,一人一本。
“裡面有應對常見情況的策略,尤其寨子與寨子存世仇方面,路上好好學。”
李易說完揮揮手,再見!不送你們了。
官員們跟李隆基和群臣告別,揣著冊子隨二百募兵去食堂,先吃飯。
李易起身也要走,他過來主要為送冊子,張九齡提議派官員,不給準備後勤,官員到地方要浪費時間自己摸索。
“小易慢著。”宋璟出聲。
“老宋你中午想吃什麼?”李易回身。
“非為吃,你那冊子可有餘者?”宋璟要東西。
“老宋你用不上。”李易擺下手。
“看一看,寨子世仇能解?”宋璟要看。
他在廣州都督府當都督的時候,最怕遇到的問題便是世仇。
包括爭水、嫁娶、獵物歸屬、進別人地盤砍樹等,衝突要死人的。
遇到此類事情,已不是誰有沒有道理的問題,雙方不需要講理。
他一看到這樣的情況就鬧心,解決不了,用官威壓制?越壓越嚴重。
今天知道,竟然還能寫在冊子裡教官員,寫的啥呀?
“給你一本。”李易見宋璟非要,答應。
“嗯哼!”畢構咳嗽一聲。
“一人一本。”李易乾脆,別等全咳嗽。
說完他走了,叫人抄,之前也是抄的,列印費紙,列印紙需要壽命換。
不長時間,抄好的一本本冊子送到準備開茶話會的李隆基等人手上。
他們沒一個不好奇的,究竟何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