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構一聲問罪喝聲之後,其他人一激靈。
李易上前兩步,伸手扶住畢構的胳膊:“老畢,別鬧,就等你了。我跟你說,羊湯都煮到時候了,快點去吃,小心些,這橋有些晃,我剛才走過來我,往下一看,發現自己暈水。”
畢構懵了,就這麼被李易扶著過了橋。
站到橋這邊,畢構想了想:“哈哈哈哈~~好,好一個少年,老夫喜歡。”
“走吧,我知道你過來幹啥,這事說起來話長。
我實話跟你說,你不能把我怎麼樣,我也不能對你如何。
你想抓我,你帶來的二百騎不夠用,我有五百羽林飛騎,你兩千騎兵我照樣破你。
我一個文散官,沒資格抓你,抓了就是造反。
咱吃飯吧,邊吃邊說,我給你帶來幾本書,你那兒子可以學著玩兒。”
李易依舊是自來熟,扶著畢構往前走。
研究資料,他知道畢構有些時候不遵循常理,那麼就順著對方的心理側寫來操作。
畢構不說話了,眯起眼睛跟李易一起走。
他承認李易說得對,自己抓不了對方,調兵是大事。
人少了不夠羽林飛騎殺,人多了人家就跑,一人三騎。
何況憑什麼要抓?
同時對方對自己無威脅,說明確實有事情要談,聽聽吧。
到前面,吃飯的地方臨時搭起了一個個棚子,幹活的人在那裡快速地吃著。
還有一群小娃娃,身上衣服蹭了桑葚的顏色,有人用肥皂水半幫忙搓。
小娃娃一人一個羊排抓著在那裡啃,吃得滿臉油。
看到這裡,畢構露出笑容,孩子們太可愛了,更主要的是,這個李易願意給孩子們羊肉吃。
看莊戶忙來忙去,對孩子的態度便知道,他們不是臨時裝樣子。
平日裡他們也一定是如此照顧孩子,不然不會那麼熟練。
每個孩子身邊放了一個小筐,旁邊有人在編織小筐。
小筐中裝了桑葚,有的已經被壓扁了。
“哪裡來的人編筐?”畢構任憑李易攙扶著,問。
“花錢找人,要麼也得采,孩子們摘不了多少,有的孩子用衣服兜著說拿回家給爹孃吃,衣服都染了色。
我讓他們編幾個小的筐,裝進去,等孩子們吃完飯,摘滿一小筐,拿回家。”
李易介紹一下娃娃們的情況。
“老夫倒是覺得染了色的衣服更好看。”畢構點點頭。
“現在用肥皂水還能洗下去,等幹了再洗,難了。心在就好,無關衣服顏色,可是染了色的衣服,別人會嘲笑。”
李易反駁一句,他不需要用孩子染色的衣服來表現孩子的孝心。
“何為孝父母?”畢構突然又問。
“父母笑了就是孝。”李易答。
“何為順?”畢構再問。
“拴上繩子去採桑葚就順暢了。”李易復答。
他的意思是,父母希望孩子平安,拴了繩子就安全,當然是順從了。
“他們吃羊肉可沒帶回去給父母。”畢構挑理。
“我不允許,娃娃吃是我關照娃娃,娃娃的父母我難道也關照,那我豈不成了河南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