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知道歷史,也正是如此,李易在拿一百五十萬斤鹽時,覺得沒問題,但是得給人家還回報同樣的利潤。
並且告訴對方,井鹽自己沒辦法,不受自己控制。
楊環晉和黃賢榮不知道李易的想法,卻感受到了李易的誠意。
買好多東西,大量的錢財往外扔,還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
兩個人不傻,這時很聰明的。
能管幾個宰相和尚書叫老魏、老姚、老張、老盧的人,與裴耀卿稱兄道弟的人。
他說井鹽的事情他沒辦法,那背後是誰還用說麼?
只這一個訊息,就值一百五十萬斤鹽。
“李東主,既如此,我二人就回去了。”得到訊息了,楊環晉準備走。
“別呀,圖還沒拿呢。你看的沒有用,朝廷那裡的你們拿不出來,誰給你們……誰死。
還是得從我這裡拿,很詳細的,包括出了問題怎麼解決。
一百五十萬斤鹽,我算你三十錢一斤,四千五百萬錢,得這個技術,一點不虧。
何況以後咱們還有更多的合作,蜀地那裡我不會放手。有什麼難處,可以派……親信來問。”
李易坦然,圖紙和說明非常重要。
能看到的僅僅是一部分,出事的時候怎麼解決?能看到麼?現在又沒出事。
朝廷那裡想收買,根本不可能,姚崇在抓人殺人呢。
楊環晉和黃賢榮這回不那麼緊張了,有了心理建設。
不過聽到李易給出的買賣數量,二人稍微一盤算便明白,只要花錢運一披東西過來賣給李東主,就把一百五十萬斤鹽給賺回去了。
為什麼不說繼續運鹽?鹽的產量有限,井少、池子也少。
這回來是攢下的鹽。
下次過來,鹽沒有那麼多,其他的東西補充。
“李東主仁義,我等昨日……”楊環晉要表示歉意。
李易擺擺手:“往後還有更多的好處,有錢大家和上面一起賺。不過,若大唐前徵,輜重不足,還望你等……”
“我蜀地義不容辭。”不等李易說完,黃賢榮便表態。
李易笑了,他相信。
他覺得挺有意思,四川那裡的少數民族很多,正常來說應該亂。
可是每當中原的政權一出來,蜀地立即跟上,中原不放棄,蜀地就不妥協。
中原一頓打之後,需要收復國土的時候,蜀地那裡很容易過來了,不像有的地方還要使勁打。
他不是四川人,他一直就想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但他承認,那裡的人特別親切,跟其古代他少數民族區域不一樣。
或許是文明,錦繡之地,有著自己的驕傲,不承認其他蠻族。
“別走,晌午一起吃飯,我有好東西,給你們一人二斤辣醬,就二斤,多了真不行。
你們那裡現在有望江樓嗎?就是在蜀江邊的樓,跟黃河樓差不多的樓。”
李易不讓對方走,吃個飯啊,他決定拿出來辣椒醬。
現在蜀地沒有辣椒,卻不代表當地人不喜歡吃辣的。
還有湖南湖北那邊的,哦,現在叫山南道和黔中道,一部分黔中道就是湖南。
“沒有!”楊環晉和黃賢榮一起搖頭,他倆心情不錯,沒想到李東主這麼好說話。
昨天是自己等人作差了,想以勢壓人,結果人家少年東主說幾句實話,就把自己給壓下去了。
“你們建一個吧,我有一聯,很有意思。上聯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