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一人一套,自然不可能自己拎回去。
他們離開興慶宮,魏知古又一次急匆匆走掉。
“我發現李易有一個弱點。”張說看著姚崇說。
姚崇聽著,不回應。
張說自己說:“李易愛民,可以用百姓來威脅他。”
“好主意,抓一些個百姓到莊子外面,問李易交不交其他的好東西,若不交,就殺百姓。”
盧懷慎對次稱讚,還有具體辦法。
“不錯,此事勞煩你二位了,老夫會在陛下那裡給你們求個全屍。”姚崇也認可。
“我等自然是不可能,若換成吐蕃、突厥的細作,難保李易他……”張說從另一個角度說。
“道濟你的意思是說,吐蕃和突厥的細作抓了大唐百姓去威脅李易,我等坐著看熱鬧?”
姚崇使勁瞪了張說一眼,把手一背,走在前面。
“我開個玩笑。”張說嘿嘿笑兩聲,看上去挺高興的。
第二天的時候,各縣窯上匆匆趕過來的人卻笑不出來。
灞水李家莊子的李東主說了,誰給的殘次品,假一賠十,先賠了再說。
同時武功縣的由其他縣的人商量著賠,武功縣不允許買新釉。
其他窯若買了釉給武功縣,一旦被發現,不但這次的釉不再賣給對方,以後的釉也不賣。
訊息傳遍整個長安,覺得自己比較瞭解李易的大商人們,看熱鬧,冷笑。
該!李易出個主意,讓長安沒有活計的百姓多個事情做。
你們有窯的跟著賺錢,本來大家都划算。
然,你們偏偏耍小手段,這是不給李東主面子。
宰相肚量的李東主面子是那麼好落的?傻了吧?廢了吧?武功縣的窯,給呀,繼續給不好的呀。
拿到形狀明顯跟正常陶器不一樣的百姓,在今天之前還難過呢。
突然間發現,天氣太好啦,看這雲,黑黑的、一層落一層,叫人喘氣都暢快。
是的,今天陰天,黑雲壓城那種情況。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人的心情不一定隨天氣變幻而變幻。
“快,我家的沒扔,給我還十個,不換買不到新釉。”
“可傢伙湊成一套完成的了,多餘的拿出來用。”
“我用兩個不好的跟二大伯(bai)他家換了一個好的,能換回來不?”
“我家娃兒不小心把一個形狀差的給摔了,摔了也算,對不對?”
“李東主是大善人,一直幫我們找活兒。”
“沒錯,我要把我家閨女許給李東主,不要彩禮。”
“啊~~呸!”
“he~~tui!”
“噗!”
拿到不好陶器的百姓紛紛跑回家取出來,要求賠。
“我們高陵縣的窯上賠,凡是從高陵縣拿到品相差的陶器,那過來,我們記一下,下批過來給你們。”
高陵縣窯的妥協了,為了要新釉購買權。
“你們拿過來以後才算,現在不準買。”百姓害怕又一次被騙,提出要求。
“我們藍田縣窯賠。”
“雲陽縣窯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