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與一群美女在調整樂器,有了軍樂樂器的底子,‘大家’們對新的歌曲上手便快。
正如她們說所,她們代表了高度,她們唱什麼,別人跟著學什麼。
唯一一個能和她們比的地方是梨園,梨園與她們要相互交流。
離開的李隆基坐在車中,陰沉著臉,王皇后嘟嘴兒。
兩個人心情不併好。
“朕身為大唐皇帝,只能看著一個少年在奔走。”李隆基說出心中的憋屈。
王皇后眼珠子轉了轉:“三郎,若真如叔叔所說,那邊現在要選人了,準備隨時替換。
待事情平息,把他們撤了查辦,吃進去多少,連本帶利吐出來。”
李隆基扭頭,他眼中的王皇后變成了那天晚上勸他闖宮的身影。
當時他幾欲退縮,就是這個身影為他出謀劃策,同時堅定支援。
之後當上皇太子,這個身影幫著穩定東宮後宮。
當皇帝,穩定正個後宮,看上去是那麼可親。
而此刻,身影重合了,李易那邊還未動,這邊已經想著秋後算賬。
“嗯!”李隆基心情好了許多。
他想通了,大唐什麼都缺,就不缺當官的。
“去東市看看。”李隆基不想回宮,想找熱鬧的地方。
車子直接前行,進春明門,路過興慶宮就到東市了。
剛到,歡呼聲傳過來。
“出水了,又出一口井,很深,快壓,把汙水壓出去,之前的井出的水,比原來的井水甜。”
聽著人群喊的話,李隆基嘴角又了笑意:“果然如易弟所說,糞坑會滲不乾淨的東西到井裡。”
“以後各坊要打上幾口井。”王皇后表示支援。
“對,提的井危險,小孩子掉進去發現晚了,一條命就沒了。”
李隆基想到莊子上為孩子們準備的井。
大人不怕,如果有轆轤,桶是順在井裡的,大人掉下去有桶和繩子,使勁拽繩子,上面到頭,便會卡住。
轆轤的繩子都不長,正好是水桶能夠進到水面下的那麼長。
不使用轆轤的井有井蓋,孩子想幫大人幹活,每一個步驟都容易掉進去。
以前習慣了,沒有壓力井,大家覺得正常。
如今有新的東西,再一對比,發現壓的井更好。
冬天結冰的地方,只需要一段鐵管即可,不結冰的地方,全用竹子。
車距離前方有段路時停下,那邊再移動大的鑽井架子。
一群人喊著口號,把大架子挪到下一個需要鑽井的地方。
不然只能拆,再重新組裝。
“等宮中的鑽井工具製作好,宮裡所有的其他井……填了吧。”
王皇后說到宮裡井的時候神情不是很好。
宮中年年有‘不小心’掉進井裡死去的太監和宮女。
想著,她摸摸隆起的肚子,又露出笑容。
沒有孩子的她對後宮的掌控力被削弱,等孩子出生,她準備對後宮動手。
說清楚了,後宮究竟誰是老大。
隨著大架子被整體搬開,更多的人圍上前,力氣大的在那裡使勁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