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遙遠,午飯近在眼前。
還有一個小時多一點,李易詢問一番,今天中午吃小雞燉蘑菇。
蘑菇是真的蘑菇,小雞也是真的小雞,小公雞。
這玩意兒就跟生男生女一樣,公雞的數量並不少。
李易那個時候之前的一段時間,有人挑著筐四處賣雞雛、鴨雛。
一隻只的很可愛,但大部分是公雞和公鴨。
至於為什麼不全是公的,那是由於有的小雞看著不明顯。
在一個雞群不需要那麼多公雞的情況下,孵化出了公雞也要養一養,然後殺掉。
現在燉蘑菇吃的便是六個月的小公雞,肉嫩。
“叔叔這個蘑菇是最好的哈?比猴頭我吃著還爽口。”王皇后終於吃上午飯了,稱讚蘑菇好吃。
她是吃猴頭菇吃多了,才不覺得珍貴。,
現在燉小公雞的是從河北道北部地區買來的松蘑,理論上確實比人工養殖的猴頭菇貴。
松蘑不能人工種,最多半人工。
李隆基吃幾口蘑菇,對李易說:“從安東都護府那裡跟契丹換來了大量的蛙,又換蘑菇,所費頗多。”
“有了更多的交流,才好知道那邊具體的情況,契丹歸附突厥,新羅的地方咱們都讓出來了,總不能放著不管。”
李易說出原因,那邊理論上是歸大唐,但都是私下貿易。
東北的很多東北虎的皮、貂皮、熊皮、梅花鹿皮等東西就到了大唐別處。
現在的契丹還不強大,後來一次次戰鬥,歸降、被殺、逃跑、捲土重來,建立了遼國。
哎呀,這些少數民族都很頑強啊。
“遊牧民族必須解決,不然死人太多。”李易想著朝代更迭,浪費了太多的發展時間。
“怎麼解決?咱們抽不出兵力。”王皇后知道那邊的事情。
安東都護府說是安東,結果去年都遷走了,戰略收縮。
收縮完了,就沒有戰時,大家都在等,很和平。
李易喝一口湯,說道:“現在他們糧食少,種糧的幾個小地方畝產根本上不去,粗放式耕種。”
“是呢,他們笨。”王皇后找到值得開心的事情。
“所以就讓他們學會種田,今年處理完大事,開春看看能不能接觸上,與他們交換土特產,換給他們種子。”
李易說出自己要做的事情。
“他們有糧又該起兵了。”李隆基皺眉。
契丹和突厥是有吃的時候就來打,沒吃的東西時也來打。
有軍糧自然要搶地方和人口,為了不餓死,過來搶吃的。
“三哥,其實種了田後,他們的兵士訓練就少了,一大部分人要轉成田戶。
而且我教他們種大豆,大唐需要豆油。大豆不能成為他們的主食,到時我們用小麥和他們換豆子。”
李易告訴李隆基教契丹人種什麼作物,黃豆。
黃豆在河邊就能種,耕出來的地種完黃豆,如果豆秧翻進地裡,可以肥田。
“他們若不換呢?”李隆基問出關鍵的問題,你想換就換?你讓他們種他們就種?
“鏡子、花露水、香皂,只要大豆,別的不給交換。”李易提出奢侈品。
他相信那些部落首領們會喜歡,而且對這些東西趨之若鶩。
李隆基略作沉吟:“我與大哥說,你先拿出來一些鏡子,咱們皇親國戚,應為大唐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