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嗵!轟!嘩啦!’煙花在天空綻放。
小孩子們就等這一刻呢,他們用指頭堵住耳朵,看天上的美麗圖案。
他們並不在乎煙花多麼漂亮,他們只是願意熱鬧,跟身邊的人一同分享。
李家莊子、張家村子、皇莊,有孩子的家長忙碌起來。
帶孩子一起看,然後跟孩子說煙花,直到孩子困了睡下。
整個京兆府,包括村落,皆有煙花升空。
耗費錢財,更讓羽林飛騎遭罪。
收穫的是民心,即便有幾戶人家住在山上,依舊有羽林飛騎帶著十多個煙花抵達。
李隆基負手而立,微微仰頭,意氣風發、睥睨天下。這……便是大唐!
周圍的人感受著同樣的氣氛,神情肅穆。
‘吧唧吧唧’被煙花聲音蓋住的吧嗒嘴兒的動靜在抗爭,李易左手啤酒,右手滷雞爪子,吃喝得正開心。
永穆公主站在李易旁邊,閉著嘴,嘴卻在動,她吃了塊肉筋,嚼不爛,努力中。
吃肉筋有助於消化,只要不吞,等把肉筋給嚼爛,唾液進到肚子裡一大堆了,跟含酸梅有異曲同工之妙。
……
此時一處山上,這裡住十二戶人家,他們喝著十個羽林飛騎帶來的米酒,烤羽林飛騎山上順手打的獵物。
時間一到,羽林飛騎先拿出來一組六發的煙花,點燃,轟隆的聲音中天空的花雨還未消散。
六發結束,羽林飛騎準備點下一組,一老頭髮和鬍鬚皆白的老者站在旁邊按住羽林飛騎的手。
“六個夠了,聽說這東西在戰場上能殺敵,帶回去,打敵人。”
幾個孩子露出失望的神色,但都點頭。
“老丈,煙花殺敵,莫說一組六個,十組六十個也沒用,除非敵人傻傻地站著不動。”
羽林飛騎搖頭,他們十個人帶來十組煙花,先放兩組,之後每隔十分鐘放一組。
不止為現在的十二戶人家放,更為周圍其他山裡生活的百姓放。
那些百姓沒有正常的田地,在山裡開墾一點地種吃的。
平時打獵、砍柴、編筐,賣掉後買東西回來。
他們不入籍貫,生活好幾代,代代在山上。
隋末躲戰亂進山的,像眼前的十二戶人家一樣。
不同之處在於十二戶人家主動入籍,在關中地區乾旱時,他們看到提前準備好的水網,覺得朝廷厲害,要求入籍。
官府備上,不收租子,要求他們每年每戶貢獻野兔皮五張。
沒有兔子皮,拿其他的野雞等東西代替。
為衙門交東西,得到相應的福利。
在周圍給建四圈柵欄,一米、一米五、兩米、三五。
一米的在最外圍,粗木頭,上面削尖。
第二圈與第一圈間隔兩米,上面削尖。
第三圈與第二圈相隔一米五,上面還是削尖。
第四圈與第三圈相隔一米,削尖。
外圍防野豬,其他的防虎狼。
每有一隻老虎或狼能在助跑的情況下從外面跳進來,只要跳起來,保證穿樁子上。
以前十二戶人家用土和石頭修牆,夜間總丟東西,雞籠子用粗木頭釘,聽到動靜,人不敢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