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放心,奴奴可不敢,奴奴在吐蕃,身邊的護士、羽林飛騎總說李易的事情,李易那個血指印,奴奴一輩子都不會忘。”
金城公主眼圈突然紅了,自己學著格律寫首詩,表達委屈。
不曾想,李易回信,同樣的詩,好霸道啊。
隨即想到峭壁上李易寫的字,發現也沒什麼,人家就是有本事。
有本事到何種程度?陛下不以君臣之禮相待,用親情來交流。
“如是便好,娘主要是怕你出門溜達,說錯話捱打。”王妃笑著說。
“是百姓聽到了不答應?據說京兆府百姓家家戶戶為李易立長生牌位,還點蚊香。”
“陛下的在上面,不止京兆府。吃飯,趁熱喝湯,小白菜和豆腐涼了吃傷身。”
眾人說著吃著,船自動航行,慢慢向長安去。
後面大量的人員從小船換到大船上,跟著一同航行。
吃完飯的金城公主捲縮在母親的懷裡睡去,直到此刻,她才徹底放鬆。
尺帶珠丹沒睡覺,他坐在最上面的甲板椅子上看兩岸景色。
涇水的岸上,碼頭很多,每一個碼頭後面必然連線一條路。
碼頭附近的房子顯然不是用來長期定居住人,有牲口棚子。
碼頭處有炊煙,路上有人推獨輪車往來。
“納格禮,回去你怎麼與大倫說?”尺帶珠丹望遠鏡繼續舉著,問身邊的跟班。
跟他一起到大唐來的人,有一些負責收集情報。
他問的人距離他最近,地位高。
“贊普,我會實話實說,大唐百姓日子過得比我們好。”
納格禮沒拿望遠鏡,他眼神好,看到有人路過碼頭,在那裡休息,順便喝水。
手上拿著報紙上寫的黑麵包片,喝的水必然是免費的湯。
尺帶珠丹看得更清晰,過去喝湯的百姓,自己帶一捆樹枝,捆綁好了扔下。
樹枝是撿的,臨時打個捆,不願意白喝湯,至少給了火‘錢’。
吐蕃地廣人稀,不可能有人提供免費湯,真遇到人了,直接邀請到帳篷裡吃飯。
“骨頭上還有肉呢?”尺帶珠丹看著,發現情況。
有人帶孩子一同路過,大鍋裡撈出來骨頭,孩子一邊燙手縮手,一邊還要去啃。
“骨頭上的肉剃不乾淨,尤其是能嚼的地方,今天一早煮,現在還能吃到肉。”
秦離的聲音在後面響起,他也拿個望遠鏡,嘴角有笑容。
不是因孩子吃東西燙手又捨不得放下而笑,是為大唐這個免費湯驕傲的笑。
骨頭不值錢,買肉的話骨頭、豬肝、豬肺是額外搭。
骨頭熬的湯卻好喝,大家不要骨頭是熬湯費火,敲骨髓費勁。
到了棚子,守棚子的人沒其他的事情,會取骨髓,有孩子呢給孩子一些,沒有孩子過來,晚上帶回家。
一早就有孩子過來,乾脆撈出骨頭給孩子啃。
免費湯住是要湯和湯裡的鹽、野菜,大人不在乎一口肉。
喝湯的人,除了撿柴火的,還有帶一大把野菜的,夏天的野菜遍地都是。
“秦將軍,免費的湯要搭進去多少錢?”納格禮詢問,報紙上沒寫。
“應該說是賺多少錢,除了特殊情況和特殊的季節,平日裡百姓會在路上收集些東西到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