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訛瞥伊辛巴一眼,大家著急,你在作甚?
“唉!”伊辛巴無奈:“已上書贊普,值天竺勢弱,強攻之,如此吐蕃方有退路。”
“想來那邊始終盤算著,贊普有後,眼見著滿月了?”伯訛談論起金城公主和尺帶珠丹的孩子。
金城公主生了個兒子,早產,孩子沒死。
生的時候個頭小,後期營養補充,還有氧氣。
大唐送去的製氧機和能弄出氧氣的東西,小傢伙命大。
在吐蕃早產,還未聽說有幾個可活下來。
二人對視一眼,從對方的眼中看到糾結的神色。
“前天到的訊息,算今天隱瞞兩日,告訴不?”
伯訛內心想讓孩子死,金城公主所生,母憑子貴呀!
“如今雙方形勢不在孩子,乃看國力。有此一子,或許能說動大唐讓步也未可知。”
伊辛巴說著國之大事,心中卻要多難過就有多難過。
大唐壓著吐蕃打,打到哪個程度,得看李易的想法。
已往大唐出兵時間長,需要估算錢財。
通常地方出兵,採取速戰速決的方式,突然開戰,打完便撤。
等李易出現,後勤不存在問題,想怎麼打便怎麼打。
剛剛把在太白山訓練的三萬募兵調到長安,命長安出動十六衛三萬餘接替前方的羽林飛騎。
感覺李易對外用兵,遊刃有餘,各方調動,隨心如意。
最可氣的是李易明明自己很能打,膽子偏小得叫人無語。
他的救護車被永穆公主乘著去聞恬蘭香閣,他送飯,信不過別的車,竟然飛過去。
為一女子做飯而送,可有丁點男人骨氣?
又擔憂刺殺,無絲毫膽量,飛來飛去。
就這麼個玩意兒,支撐起大唐內部穩定、外部戰爭。
百姓們哪懂得吐蕃使臣的苦,京兆府二十個外面的縣得到訊息,廣州府送至六十千石漕船糧食。
他們會算賬,明白,吃不了幾天。
他們更清楚意義所在,大唐偏遠地區有能力支援長安,比廣州更遠的地方只能是瓊州。
瓊州據說被種上大量在天熱的地方才能生長的作物,像胡椒。
李家莊子的人去了廣州,然後廣州才有送糧之行。
學習文化的百姓不指望糧價降,穀賤傷農。
新送到的糧食,進常平倉即可,將來有旱情或澇災拿出來用。
反正現在買糧不貴,吃上肉,每頓吃掉的大米、白麵、小米、高粱米、大黃米、青稞都很少。
青稞調節口味用,不常吃,不好吃。
跟著其他的東西一起煮,餵豬,要麼看雞快下蛋了,額外撒幾把,使雞快點下蛋。
教百姓識字、明理的重要性凸顯出來。
民眾自己會分析,高興之餘,又滿足所需。
……
從昨天半夜開始便一點風都木有,早上太陽往外跳,不見絲毫雲彩裝扮成朝霞,日頭顯得孤零零的。
伯訛和伊辛巴收拾一番,早飯根本不吃,準備吃李家莊子的,順便嚇唬嚇唬李易,看李易敢不敢見他們。
今天也不是大朝會,畢構等人繼續在李家莊子辦公,先吃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