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軍前出的隊伍一改平時教導的慢慢咀嚼吞嚥的動作,大口大口吃,主食不吃了,吃菜。
石嶽養的三條狗懂事,看出情況不對,趕緊半肉乾使勁嚼嚼吞嚥下去,要出發了。
天兵軍的前出隊伍一人四騎,他們屬於那種能打就打,打不過立即跑的兵種。
眾士兵吃完,有人抱起兩條狗,石嶽親自抱一條。
被別人抱的狗並不掙扎,石嶽身為獵戶出身,連這點訓練都不行的話,實在是太丟人了。
隊伍出發,根據聽到情況的方向前進,看看是誰,幹什麼的?
抱另外兩條狗的人把半個用水泡了的饅頭放到狗嘴前面,催著馬對狗說:“趕緊吃了,等打起來我就把你扔下去。”
狗並不嫌棄,張嘴咬下一塊,吧嗒吧嗒吃到肚子裡,再咬,然後舔。
“我塞進去。”抱狗的人懂,狗不敢下嘴,怕咬到人的手。
他直接把剩下的饅頭塞進去,等他手抽出來,狗才嚼。
不用說獵犬,李易那時很多養狗養得好的人家,大人掰狗嘴費勁,狗掙扎。
換成小孩子,狗都不敢動,怕不小心傷了小主人的手,掰就掰吧,反正你小,你傷害不了我。
小孩子扇狗的臉,狗捱打後,依舊得陪著小主人。
換成貓呢,孩子敢扇貓的臉,貓基本上會反扇回去,大不了不露爪子,已經算是不錯了。
大唐皇家養的貓,比較溫順,有辦法。
所有的人都打,只有跑到一個人的身邊,其他人才不打。
貓即便是沒有階級性,也知道誰能保護自己,主人一招手,貓就顯得很乖,沒辦法,被打怕了。
養好的狗則是認可了主人,別人打,打死都不妥協,拼不過就死,能跑的話就趕緊找主人。
主人要是也捱打,那就咬吧,咬一個算一個,死就死。
故此李家莊子養狗不養貓,他沒閒心陪貓玩耍。
貓養不熟,貧家養不了貓,生存狀態不好,貓會離開,你窮啊,別人家有肉吃,你家沒有,走。
而狗不會,窮也挺著,捱打忍著。
覺得你主人太寵,試著咬一口,主人不打,那麼下次就可以咬死主人,地位變了哦!
歷史上的李隆基、楊貴妃弄個波斯貓那個寵啊,人家貓就是覺得在這裡比較好,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了。
現在草原也有貓,或者說是貓科動物,看到了大隊騎兵跑,全閃開。
什麼狼群的犬科一樣跑得遠遠的,那不是它們應該觸碰的領域。
石嶽的隊伍拿著望遠鏡,終於找到另一支隊伍。
“遊弋的斥候十人一隊,發現了七隊,面孔不同,對方至少有五千人,斥候一人三騎,主力應該一人兩騎。”
石嶽所在的五百人的大營斥候出動,帶回來情報。
他們進不去,對方的斥候太密集,進去就是打。
打不怕,怕打草驚蛇。
對方顯然要偷襲,發現情況不對,該轉身打自己這邊。
“石營長,突厥的人要去奚族,速度太快了。”又一隊斥候回來。
“十人隊伍去報信,叫奚族準備。再出十騎回去彙報,突厥內部出問題了,不,如實彙報,但把我們的考慮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