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禮儀之邦服務好(第一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禮儀之邦服務好(第一更) (1 / 2)

孟浩然、王維同一個意思,你說,別問。

“火車的主要用途是運輸,關鍵時刻也能幫忙堵一下洪水,通常用不上。或者長成房子住。”

李易見別人不願意想,自己談談吧。

大家看著他:你繼續。

“咱大唐目前往來的行人少,火車以貨運為先,只要運輸費用低於商隊走陸路和水路的費用,商人自然願意花錢。

另外冬天黃河走不了,只能走陸路,天冷,加上時間成本,即便稍微貴一成,商人還是選擇火車。”

李易先跟大家說運費,錢能打動官員的心。

“想是不少。”長孫昕被打動了,別看他總做善事,卻不影響他賺錢時的愉快。

“用來運輸的牲畜可以在別處發揮作用。”孟浩然考慮節省下來的畜力資源。

“鮮活的東西最重時間。”王維直指核心,他愛吃海鮮。

“火車之所以停留時間長,關乎所裝卸的貨物多少。

哦,並非停著有人上去裝卸,甩車廂、接車廂。

到達地點越近的貨物車廂越放在後面掛接,卸了後掛上另外的車廂走。

車廂多,所耗時間久,貨物多車廂才多,組織好貨源為關鍵。”

李易用桌子上的器皿擺一擺,演示如何卸掛。

三人明白,在這等著呢?

“地方經濟繁榮,組織能力強,從火車的停靠時間上能夠看出來。”

孟浩然感受到了責任之重,藍田縣的官員得努力。

“收稅是吧?”王維考慮到錢的問題。

“在藍田縣賣,就在藍田縣交稅,或者卸貨交稅,拿著完稅票去別的地方。稅,層層疊加。”

李易琢磨要不要有政策給退稅,整體一批貨,交稅。

分發下去,下面的批發商,再交一次稅。

到零售端,還是一次稅。

即便三十稅一的比例,最後變成十稅一。

一批貨物一百緡,成本八十緡,利潤二十緡,這二十緡的利潤給朝廷十緡。

當然,實際不是如此來算,每一次銷售有加價。

最後的終端銷售一百緡,中間和前面收不到一百緡為總量的稅。

“我們會調整商品,增加人手,看看哪裡需要建倉庫。”王維保證,當官要好好當。

“人呢?”長孫昕知道火車可以裝人。

“人要看夷商停船多少,夷商買票的價格貴,是咱大唐人五倍。”

李易原來沒想過夷商,只盤算有人帶些貨物去賣,或者走親戚,旅遊的絕對屬於大戶人家。

再一思量,夷商想看看長安不?願意逛逛洛陽不?

夷商有錢,消費啥的帶動地方經濟呀!

“夷商收高價票不好吧?怎麼說咱大唐也是泱泱大國。”

王維怕外來的人說大唐非禮儀之邦,一視同仁還行。

“摩詰與我想到一起去了,故此我專門安排車廂,裡面的墊子用絲綢,免費的飯菜和飲料。

咱們把最好的服務給夷商,咱自己人就坐普通的椅子,夷商多花五倍的錢,享受到的是十倍的服務哇!”

李易順著王維的話說,看,怎麼講李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