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家鄉土地肥沃,關內道的夏州能跟山南東道的襄州比?咋不跟江南道比呢?
“明年我看看能不能安排,今年要去河南府,黃河枯水期……咱們修一座橋?”
李易說去洛陽,有想法。
“當地水泥廠多、鋼鐵廠也不少,冬天黃河進入枯水季節,很多河床裸露出來。
河南府人口更多,動員動員,反正冬天沒啥事兒。
加上募兵、部分羽林飛騎、西南蠻、鐵勒九姓的人……”
李易瞬間盤算起來,修黃河大橋對他誘惑比較大。
王維三個人面面相覷,跟我們說沒用,你得回去找陛下和宰輔他們。
“放鴿子?”孟浩然知道遊艇上帶鴿子了。
“外面下大雨,你願意出去?病了怎麼辦?一傳染一大片,不急。”
李易看看窗戶上流淌的水,捨不得鴿子。
實際上把鴿子放出去,鴿子也不會直接往家飛,要先找地方避雨,遊艇支出來的地方就非常合適。
既然如此,何必折騰?
“李東主既能考慮修河及人工,自然是已考慮好後勤之事,香客倒是期待大橋建好那日。”
韓襄客提問,你怎麼保證那麼多人的吃喝問題?
當然她不會直接問:你拿什麼給幹活的人吃?
那屬於尋常的農婦,她身份不同。
“到時火車通,去海州,到外面的大唐船隊回來,在海州外面捕魚,糧食少,咱們只能吃肉。”
李易苦著臉說,好像吃肉是無奈的事情。
“哈哈哈~~”大家笑起來。
韓襄客知道答案,跟著笑道:“原來晉惠帝說得有道理,吃不上飯吃肉粥。”
“他的智力不行,屬於一種疾病,本不應該坐那個位置。
有人是天生,不可強求。有人為後天,不學無術。持家則家敗,執政即民苦。
若所學不為民,當另職安排,如宋宰輔所罷鄭銑、郭仙舟二人。”
李易突然就著話題一轉,說為官的事情。
王維捏著田螺停下:“剛柔,佛道之本在民,民生日常,佛之至理,道之自然。”
他不想換地方,那兩個人變成道士了。
“摩詰果然厲害,渡縹緲為真實、化萬方於人間。今年隨你心意,明年想當什麼到時商量。”
李易滿意,明年的官可以選。
“剛柔,我想當五品官兒,散官。”
孟浩然趁機在旁邊提要求,給我升官,我要夫人誥命。
李易看過去,點頭,明白:“浩然你多作幾首詩,比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個我抄的詩差不多的。”
“還有別的嗎?”孟浩然覺得行,這詩可以。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李易這玩意兒好抄。
“好,這個也好,還有嗎?”孟浩然領會到意思,找到感覺了。
“浩然,不能再有了,下雨天的挖坑埋人,埋太多了容易生病。”長孫昕突然在旁邊說一句。
大家又笑起來,好快樂,李易低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