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公主叫上桃紅三號去旁邊的屋子裡吃飯,她要問事情。
她其實想把桃紅三號帶走,帶回自己的府裡。
她用眼神詢問一下李隆基,李隆基用眼神告訴她不行。
四組宮女太監一共三十二個人,大家用著順手,李易長時間教導的結果。
其他宮女太監使勁學,還是差。
金仙公主不好意思再問別人,顯得丟臉,讓桃紅三號給自己單獨講怎麼賺錢。
“圓圓你怎麼看?”李隆基問女兒。
永穆公主眨眨眼睛:我用眼睛看。
她不方便說,姑姑是長輩兒,批評長輩兒輪不到她。
“換一批人,玉真那裡一同換。”
李隆基生氣,金仙公主府上無能人?既然如此,要你們有何用?
想來玉真公主那廂也是,總有人從玉真那裡送來詩賦,還想著透過公主的門路走捷徑。
破詩賦有啥可看的?俱是歌功頌德。
你們哪個透過玉真公主出個利民的主意,朕說不定一高興,見誰一面。
小蘭聽了低頭,用腳蹭地。
“小蘭?”李隆基看出來。
“啊?陛下,沒事兒。就是……換過去的一批人不熟悉公主習慣,容易被打死。”
小蘭不想把別人往火坑裡推,現在後宮的宮女太監日子過得不錯。
“你倒是信善,你說該怎般安排?”李隆基笑了。
“一直就善,見不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小蘭說了一句連她自己都不信的話。
說完她快速地吐下舌頭:“分批把兩府的人提到李家莊子,我教他們。”
“你不怕他們與你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李隆基笑著問。
“就憑他們?哦,我會用善良打動他們,我願意以德服人。”
小蘭一不小心把內心話說出來,趕緊糾正。
李隆基還是微笑:“好,能為朕解憂,此事由你來管。”
他相信小蘭,自己這女兒仁愛孝順、端正美好、性情溫婉。
那是因為小蘭從小就跟著,又機靈又忠心,而且下手狠,凡需要動手的時候,皆由小蘭來操作。
小蘭一路相護,自己還不出事兒,便是能耐。
“圓圓明天去藍田縣?”李隆基又問自己女兒行程安排。
“回父皇的話,與她們接觸,可得知一些官員和家族相互情況。
李郎本不願我參與其中。然,金城公主在吐蕃為大唐犧牲,女兒在遊樂中收集些情報,又不勞煩。
有人與外蕃之人接觸,收了錢,只是暫時辦不成事,女兒已記下。”
永穆公主不說明天怎麼安排,她講她行事的目的和成果。
“圓圓長大了。”李隆基微微頷首,感慨一句,起身背個手離開。
他覺得自己的女兒比自己的兩個妹妹對大唐的幫助大,兩個妹妹只是過她們自己的日子。
平時按照身份給錢財,李家莊子額外給一部分。
別人找玉真公主的多,想幹謁,找金仙公主的少,多為佛道之人,文人也像王維那種。
自己的女兒不與別的男人接觸,打理小蘭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