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你之前與老夫說,用之為善是為善,用之為惡即為惡。為善之念,可利民乎?”
躲過一次會出現人生政治汙點危機的畢構想起來剛才的情況。
李易點頭:“只要律法完善、監管到位,生產方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損失,提高利潤、降低成本、最佳化產業結構。”
“就好比……”姚崇要聽例子。
“就好比今天冬天我種大棚,我不知道別人種什麼,我提前預售,黃瓜吧。
比去年冬天的價錢低一點,百姓給錢。
我一看可以,我就大量種黃瓜,並且建新的大棚。”
李易順口給個例子,他這都不是先種了黃瓜再預售。
“確實好。”姚崇頷首。
“關鍵錢不可以給我,給了我錢,我沒錢建大棚,必然挪用。
下個大雪、刮個大風,大棚塌掉,別人拿不到黃瓜和錢。”
李易攤手,預售就怕資金挪用。
“說起來,冬天大風大雪,對種大棚的百姓確實是個坎兒,剛柔你有辦法?”
張九齡關心民生,百姓指望著大棚賺錢,大棚沒了,日子咋過?
“目前百姓受災由官府出面幫忙,旱災、澇災,衙門召集人手。
去年下雪和颳風,京兆府的羽林飛騎和十六衛加上二十個縣的衙役,以及鄰居搭手。
我有另一套手段,不知該不該用,再等幾年。”
李易說著晃晃腦袋,忍住。
“你說出來,別搖頭。”蘇頲抓心撓肝的。
“財產風險保障,種大棚的人按照大棚面積,給我一部分錢,大風大雪把大棚壓壞了,我補償給他們錢,比他們給我的錢多。”
李易把保險說出來。
“沒出事呢?”宋璟追問。
“沒出事錢我也不退,屬於我的。”李易答。
“豈不是大家一人出一點錢,誰遭了災就把錢用來幫誰嗎?”宋璟反應迅速、思維敏捷。
李易朝他比劃一個大拇指,厲害!
“朝廷若非強制,確實不行。有的百姓認為自己的大棚不會出事兒,憑什麼交錢?”宋璟知道難度。
“是哈!”李易又比劃一個大拇指。
“但你行,你讓京兆府及周遍種大棚的百姓拿這筆錢,他們願意拿。”宋璟跟著強調一句。
“嗯!我不幹!”李易承認,正因為此,他才不想。
百姓不受災,會覺得錢都給了李東主,時間長了,難免生出別的心思。
敗壞人品、降低威望的事情,他才不去做呢。
“我們回去,想想完上吃什麼。”
放下心事,李隆基先起身,看著女兒給別人揉脖子他煩。
大家紛紛起身,一出門,畢構急匆匆的,他要找人算賬!
……
提前進入午後的河東道,天兵軍中,張知運又一次從橫野軍趕過來。
他站在張嘉貞身邊,面前擺放著一個個小罈子,罈子封住口,依舊有濃郁的腐乳和臭豆腐氣味在飄散。
張嘉貞寫信回去要的東西,本來只要腐乳,李易連臭豆腐一起給。
幫助消化方面,臭豆腐比腐乳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