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時謀一莊,之後謀長安,再次謀京兆,又可謀東京,連帶左近州。”
興慶宮中,四個宰輔,加上團兒裡的人都在。
眼看過年,李隆基說事情,過好這個年。
他在說李易,一年一變樣,李易很拼。
從最開始為莊子裡的人提高生活水平,到現在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及周圍一片州府,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幾倍。
大唐其他地方的百姓,由於有了新的各方面技術,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許多。
“邊關尤甚。”曾經總想壓制李易的姚崇終於說出良心話了。
他已經成為了李易的擁躉,因為他下去了,進團兒了,不需要再爭什麼權了。
李易做得好不好,只要心不瞎便明白,眼瞎都不怕。
姚崇管過軍事,對外的時候,沒有大的建樹,也沒有大的疏漏。
他很想說自己當宰相的時候朝廷沒錢,所以怪不得自己。
眼下他說不出口,李易操作著,看看邊關打成什麼樣?
簡直是逮誰捶誰,自己死的人還很少很少。
有錢沒?有啊!錢哪來的?別提了!
姚崇服氣,自己沒有同樣的本事。
前方佔了那麼大的地盤,後勤源源不斷,結果朝廷財政還要想盡辦法往外花錢。
姚崇有時想想,挺失落的。
曾經以為自己是宰輔之才,後來也當過好幾次宰輔。
又認為自己是定國之才,確實做到了一些。
等遇見李易,天啊!世上怎可以有這等人?老天爺呀,你欲作甚?
姚崇想著,又說一句:“再封一個縣公?”
“不可!”宋璟警惕,反對,偶目前是宰輔。
“易弟自己不要就不給。”李隆基支援宋璟,縣公不縣公的,沒啥意思。
縣公能獲得多少好處?孩子可以繼承?額外又有俸祿?
易弟要是有了孩子,不,那時應該叫女婿,有了孩子,不奪皇位就行,其他的要啥給啥,誰還能委屈孩子?
“陛下,海產品乾貨發一些吧,我家孩子想吃。”
劉幽求開口要東西,想吃海貨,乾的就行,自己回家泡。
“發!一家各種海乾貨,一樣拿回去十斤,該有的應酬不能少。”有了錢的李隆基變得大方。
不就是海里的東西嘛,有,活的都有。
盧懷慎家中不缺東西,他還拿合作分紅呢。
他關心在黃河源頭的將士:“陛下,過年姊妹湖所在,東西足夠?”
“夠!”李隆基輕輕點頭:“過年前會陸續送去不少,比已往河西節度使等地的待遇強上十倍不止。”
“如此臣心安。”盧懷慎抱拳。
作為伴食宰相的他,其實有著一顆強勢的心,只是他懂得退讓,為大唐而退。
所以李易對他的態度和對姚崇截然不同,姚崇能力有,卻私德有虧。
姚崇孩子受賄、貪汙、主動干預其他宰相紀律行政、袒護受外國情報人員賄賂的人。
關鍵是姚崇不但知曉,還打壓不給其兒子說情的面子的同朝宰輔,並且配合著保被國外賄賂的官員。
要不是姚崇還有一點作用,李易恨不能給其誅九族。
這就相當於同為總理的人行中紀委之職,到地方去查貪官。
然後另一個總理的兒子不但貪汙受賄,還對這個總理說有的人你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