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從來貨幣因信譽(第三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從來貨幣因信譽(第三更) (1 / 2)

遊艇乘風破浪,中途不作停歇,直接到撈紅珊瑚的地方。

兩天多的路程,比從復活節島到諾魯近多了。

“準備了啊,下潛,戴上水肺,打燈光,選擇好的珊瑚套繩子,然後用防水電鏟清理下面。”

李易要親自下去撈珊瑚,雙呼吸瓶,除了氧氣,還得保護肺子,抗壓。

珊瑚為啥那麼貴,就貴在這裡。

歷史上的貴,貴在不好捕撈,尤其是完整的大珊瑚枝。

到清朝的時候能沉網了都不行,撈一個,價值連城。

再後來技術夠了,水域被人家限制了,利潤要大部分上交。

想開採,先辦證,同時有份額。

跟袋鼠地方的黑金鮑、北美的金槍魚,不是你想採就採的。

珊瑚也是一樣,還不是紅珊瑚呢,紅珊瑚管理更嚴格。

一株完好無損的大血珊瑚,一萬緡是起拍價。

顏色不夠正的被帶上去的邊料,加工一番,賣個幾十緡也沒問題。

李易要撈出來幾千萬緡的紅珊瑚,放在莊子中當抵押物,發行兌換券。

李家莊子的貨幣從來不超發,明明可以用技術來發行,李易偏偏堅持等價物或升值物抵押發行。

他不怕擠兌,隨便,哪個有本事收集全部兌換券,然後到李家莊子換,他一次性就給出來。

理論上存在這個擠兌,實際上不可能。

收集貨幣的時候,數量越大,收集的成本越高。

拿什麼收集?黃金、白銀、黃銅、糧食、絲綢……

考慮供需關係不?拿足夠的黃金往外扔,黃金要貶值的。

李家莊子用價值一百萬緡的黃金髮行一百萬緡的兌換券,別人拿同樣的黃金換不到一百萬緡的兌換券。

兌換券在流通,百姓接受,黃金百姓閒麻煩,而且無法進行小額消費。

除非敵人能夠打擊李家莊子兌換券的發行體系本體,比如李家莊子完了,被人攻陷滅門了。

最有意思的是,李易始終堅持發行的是抵押等值物品的本位貨幣,而百姓卻一直覺得使用得是李家莊子的信用貨幣。

百姓們沒想過拿著錢到李家莊子進行擠兌,他們相信李家莊子。

大家預設李家莊子兌換券的購買力,比銅錢、金銀還值得信任。

距離遠的地方,兌換券更值錢,像蜀地那樣。

京兆府及周邊州府的百姓、商家認可兌換券,整個大唐就認可。

李東主可是會飛的,連閻王爺和判官都削,往死裡打那種。

李東主為了收拾地府,專門給出很多醫書,活人無數。

李家莊子的兌換券,將來說不定能換壽命,信不信?

別說是大唐,李易那時有的地方,大師說弄個寶貝,可以幫著擋劫,多少人花大價錢請?

還有去寺、廟、觀求符的,說是開車總出事兒,求了一個符,放在車牌後面,慣用。

哪個要是說對方封建迷信,對方立即瞪眼睛,告訴你:我以前怎樣怎樣,自從放了符如何如何,你別不信……

李家莊子的兌換券就是這般,抵押品百姓不懂,反正李東主坐鎮,兌換券就好。

啥?朝廷也發行差不多的東西?拿什麼發行的?

是李東主擔保嗎?不是?不是你讓我用?你想害死我?騙我錢是不?

朝廷發行的是何物?山好看又怎麼了?它就是一張紙,紙憑什麼買東西?

啊?李家莊子兌換券也是紙?你眼瞎吧?你看這山,它多好看啊,你家紙能這麼好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