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子上的原著民撿完魚,看一大網貝類,不敢上手。
他們有人喊一嗓子,跑去幫忙挖蟶子,蟶子的殼不值錢,肉倒是好吃。
在李易等人眼中,貝類屬於食物。
原著民看貝殼,是錢。
哪一種平時最不好撈的貝,它的殼就值錢,還有大小的區別。
想撈到稀少的貝類,運氣算一種,卻不長久。
只有水性好,能夠潛到更深的地方,才可以。
水性好的人,不管乘船去貿易,還是捕撈,都比別人強。
大的貝殼能裝水,結實的可以當成刀或鏟子。
李易拿過來清水,把挖出來的蟶子放水裡養,不給原著民吃。
魚和貝才是禮物,大竹節蟶子回去煮了就能吃,最好是辣炒。
其他的貝,辣炒也好吃。
“請他們吃一點辣椒醬。”李易想到辣炒,饞了。
“李郎,是等到了地方有更多的辣椒,所有的地方都能種了?吃起來不心疼。”
永穆公主考慮要到的位置有辣椒,多了不值錢。
李易微微搖頭:“凡是過去的人都不準把辣椒帶回來種,下船的時候要搜查,逮到就殺。”
李易拒絕,多難道就種?辣椒又不是生存必須品。
不像玉米、地瓜、土豆。
西紅柿他其實都不想直接給大唐人種,包括葵花籽、芸豆等作物。
不過芸豆好吃,百姓需要多一樣蔬菜,西紅柿能當水果,夏天百姓從別的地方買水果不容易。
葵花籽屬於乾果類,還能榨油。
花生更不用說,油料作物,還是零嘴和菜。
而南瓜,它可以長很大,當菜跟糧食。
唯獨辣椒,吃不吃都行。
繼續自己種,賣很多錢。
“回頭我多製作蒜蓉辣醬,咱們拌飯吃。”李易又饞了。
他想起以前,吃過蒜蓉辣醬,辣呀,味道香。
後來變味兒了,不夠辣,而且蒜蓉感覺也不對。
當時不理解,就是不愛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