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構一說李易,周圍的人突然都有一點傷感。
包括宋璟,別看他總想找點李易的小毛病,他本心還是希望李易呆在莊子上。
人不在了,只留下一個裝許多信的箱子。
“今年的上元節熱鬧一番。”李隆基說著給大家盛辣醬,蘇頲沒有。
“早知道我不吃那麼多麻辣的火鍋了。”蘇頲眼饞,他從李家莊子弄了不少鍋底兒料。
然後連吃好幾天,為了不浪費。
先是一家人吃火鍋,沒吃了,扔了可惜,下頓再吃。
下頓的時候有的菜少了,再補點菜。
補完菜發現味道淡了,加麻辣料。
加完後發現又剩了,繼續下頓吃。
就這樣吃了好幾天,一直吃出胃腸道問題,才忍痛丟掉那個火鍋。
“鞭炮給邊關的將士們送去了,不止郭知運那裡,其他地方的也有。”
畢構在心疼,朝廷花錢購買,成本價,人力成本算進去了。
材料成本便宜,李家莊子的人工費高。
他還不能收稅,一收稅,價錢把稅錢包含進去。
就跟李易那時有的店開增值稅發票一樣,不要發票一個價錢,要發票就額外拿錢。
能用來抵稅的自然就會拿發票的稅點,回去走賬。
雖說按照法律,只要給出價錢,就必須包含了增值稅發票。
實際操作中,大家自動規避。
根本管不了,尤其是小的店鋪。
曾經李易那裡的撫順,挨著瀋陽那個,有新的領導上來,要燒三把火。
幹啥呢,查,查所有買賣的進貨發票。
一個擺攤賣牙籤的由於無法提供牙籤的進貨渠道發票,被罰了五千元。
然後整個挨著瀋陽的一個地區,高灣,所有的店鋪全部關門,不營業了,怕你過來查。
連續三天,新的領導火沒了,跪了,不查了還不行麼?
後來那個領導就被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問題了,他有別的問題。
畢構不曉得李易那時的事情,他對李家莊子的迷惑性操作感覺很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