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有了好的鋼材,做不成,要求的動力其實很高,好處在於需要處理的糧食越多,越划算。”
李易說的套筒叫米篩篩網,說白了是脫殼、粉碎機。
以後有了玉米,用裝置把玉米給打成小粒,叫苞米碴子。
說東北人說話一股大碴子味兒,就這個碴子。
網篩目的直徑決定了出來後的東西大小,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更多的工具會被製造出來。
大家泡在溫泉裡,男池子,其他女子在隔壁。
李隆基腦袋露出水面,放鬆,一路上他累,終於回到了家,感覺渾身上下痠疼痠疼的。
“朝廷怎般得利?”畢構不關心技術,他只在乎錢。
“收使用費,先在京兆府、河南府,以及洛南應用。
李家莊子出東西,朝廷安排,當地的人操作,官府設點兒亦可。
我在報紙上說加工價格,允許百姓舉報。
其他地方的百姓發現凡交稅之地,皆能有更好的工具,對當地收稅有促進作用。
官員那方便,已經有了,生孩子的補貼,稅收的截留。”
李易非常清楚地方的事情,官員、富戶、普通百姓。
所有人都支援收稅,稅收便不屬於害民之法。
地方若反對,好事變壞事。
與地方的官員、大族、百姓講道義絕對講不通,利字當頭,一切俱解。
“不可,若費用過高,沒有百姓磨米,租賃裝置之人將承受損失。”
宋璟想到弊端,裝置租出去,租的人沒有人上門來磨,利民變害民。
說出反對意見,宋璟心情莫名其妙地好了,再看李易,不那麼有壓力感。
宋璟以前面對李易有壓力,李易太過厲害。
終於呀,你也有思慮不周之時,哈!
張九齡皺下眉頭:“李易,還有其他收錢的辦法?”
“要從實際情況考慮,不可好高騖遠,需腳踏實地。”
蘇頲同樣長出口氣,以後李易不再那麼神奇。
畢構覺得能賺錢,提議:“給官府操作,用一次咱們分一次錢。”
畢構略微遺憾,感覺小易變笨了,他更希望李易始終不犯錯。
不過犯錯,才證明李易是個正常人。
李易詫異地看四個人,嘆口氣:“配件吧……有磨損。
某一個配件能夠磨多少東西,多也多不了太多,少也少不了太少。
關鍵的配件能磨一萬石,可能磨一萬一千石,也可能磨九千石,咱們按照九千石來收錢。
壞了就換新的,交一次錢,不壞你一直用著。”
宋璟等人互相看看,要不是水有點燙,他們想把腦袋沉進去。
“呵呵呵呵~~”李旦笑出聲。
宋璟感覺承受到了一萬石的傷害,打出爆擊效果了。
還是張九齡恢復得快:“如此無須在乎次數收費的情況,好!”
“有人如能磨兩萬石而不壞呢?”蘇頲還想掙扎一下。
“獎勵,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改進裝置,傳授給別人。”李易還是很詫異。
‘咕嘟咕嘟’蘇頲腦袋下去了,熱就熱吧,一會兒上來,臉紅就說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