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新賺錢方法的百姓回家繼續找有蟲子的橡子,橡子在本地多。
每年一到秋天,百姓自會紛紛採集,曬掉殼鬥,裝進麻袋中。
主食多的情況下,儘量少吃橡子,處理起來耽誤時間,味道不好。
等冬天沒有過多的活計,開始加工橡子,當主食吃,以節省其他糧食。
目前百姓等更多的脫殼裝置製造好,再浸泡,製作粉條。
粉條儲存期長,只要之前泡的時間多,粉條吃起來便不苦澀。
李易也休息,孟浩然和王維跑到犄角旮旯待著,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討論什麼。
看上去十分低調,或者說是有如受氣的小媳婦兒。
“摩詰與浩然哪去了?”李易沒看到兩個人,正常時候,兩個人應該在自己身邊才對。
“唉!”李隆基嘆口氣,看自己的大女兒,搖搖頭:“跑角落處商議如何當好縣丞。”
“何必躲起來?我對當縣丞,略有心得。”李易還是納悶。
大唐的縣丞屬於常務副縣長,縣令則是縣高官兼縣長。
“易弟你的心得是不是總與聞恬言說?”李隆基對自己的大閨女有一點畏懼了。
大唐每一次女子參與朝政,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我恨不能把自己所會的所有本事都傳授給聞恬。”
李易承認,他沒有為了專門教而教,日常生活中總要說話,說著說著,各方面的事情就都說。
“聞恬方才……”李隆基把永穆公主對答的內容複述一遍。
“不錯,我家聞恬有長進,至於摩詰和浩然未答上來,正常。”
李易終於知道那兩個人怎麼回事兒了,估計是遭遇的打擊過大,承受不住,蹲牆角畫圈圈呢。
“易弟覺得女子這般可好?”李隆基把話題轉回來,說正經的。
“得問當今陛下,是誰在背後支援他,玄武門的血還未寒呢。”李易笑眯眯地對李隆基說。
“嗯!”李隆基突然語塞。
他鬱悶,沒人敢在他面前提玄武門,屬於禁忌。
偏偏李易說起來如此自然,聽著都覺得沒毛病。
別人說玄武門,算是攻訐和抱怨。
李隆基知曉,李易說玄武門,告訴其他人,以後不可能發生。
因為玄武門沒用,從玄武門打進皇城,跟我李隆基有什麼關係?我住興慶宮。
想打興慶宮,從哪裡入手?東邊的城門不可能,軍隊從城門連到李家莊子,數量多、密度大。
從別的地方打,我轉身就跑到李家莊子。
有本事你們把李家莊子打下來,不,我何須跑?只要訊息傳到李家莊子,易弟飛過來。
然後易弟換出重機槍,把壞人全給突突掉。
李隆基想著,入神了,等回過魂兒,發現李易正拉著永穆公主的手在距離自己五十多步遠的地方溜達。
“媛淑會的東西多點好,不挨欺負。”李隆基想開了。
憑李易的性格,怎會把媛淑推到皇位上?
“聞恬啊,以後要懂得藏拙,看把兩個才子給打擊的,你說可憐不可憐?”李易在教導永穆公主。
“咯咯咯~~”永穆公主笑出聲:“是呢是呢,不過他倆好笨哦。”
李易另一隻手捂一下額頭:“是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