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香什麼的,再弄點食物,什麼便宜弄什麼。
拜廟的食物不會拿回家去吃,怕把不乾淨的東西帶回家。
祖廟的要拿回家,祖宗希望後代吃飽、穿暖。
什麼僧人、道士,都沒解決這個問題。
百姓看到李東主到來,不但問題解決,還把壞事變好事。
魚一條條往上拔,像拔河似的。
李易一群人過來看,等另外兩個人從陸路走回來。
“李東主,你真的神了。”有百姓看著淤泥被清理掉,大家都開心,向李易喊。
“因為我是官啊,陛下所封的官,陛下乃真龍天子,得天之佑、承天之幸。
其所封之官,自然有所威德,沾天之道、實人間之行。”
李易眼睛都不眨一下,懂事的話張口就來,把陛下推到最前面。
李隆基聽著,矜持地點點頭,好,很好,非常好,十分好,太好了,老好了,賊好哇!
過了年,易弟就二十歲了,趕緊把閨女給出去,即便不舉行婚禮,也得住在一起。
到時候就不是易弟了,是老丈人,得叫父皇。
要不各論各的?這個能單獨論不?
李隆基高興著的時候居然糾結了,嫁女心切。
……
快到晚上的時候,兩個羽林飛騎才回來。
“東主,倒是不遠,六里多路吧,關鍵是在懸崖處,咱倆要不是跟你學過攀巖,估計只能救援了。”
羽林飛騎中的一個彙報情況,出口是懸崖峭壁。
他倆慢慢爬下來的,關鍵在冬天,夏天好說,藤蔓多,冬天有啥?
兩個人把腰帶解下來,又用刺刀把衣服給割成條。
一個人在上面保護,一個人先下一段距離,然後固定好自己,上面的再向下。
就這麼一點點配合著成功落地,其中還包含了徒手攀巖的技巧。
冬天,手摳著石頭,又疼又麻,有時失去知覺,得放最裡和腋下捂。
也就是羽林飛騎,換個人,強行往下,保證摔死。
“伸手。”李易都沒問地方,先看兩個人的手。
二人手伸出來,腫了,但沒破。
沒破不是因為岩石不夠鋒利,是手上的繭子厚,訓練練出來的。
“手悶子先套上,我去弄點東西。”李易看一看,吩咐後去找東西。
他找蘿蔔和姜,切碎了,蘿蔔泥先在鍋上烤靠一靠,不是烤和煎,也並非炒。
然後與姜沫混合到一起,用醫用紗布給兩個人的手敷藥包裹。
再給二人一人兩片硝酸甘油,用來擴充血管。
“在沒有藥的時候,喝點酒也行,烈酒,度數越高越好,不要用酒外敷或擦拭,更不能用雪來擦。”
李易對跟來的護士們講,還是沒詢問兩個人從哪回來的。
人文關懷,體現在點點滴滴中。
此刻但凡問出一句關於任務中的內容,對兩個人都是一種傷害。
除非是戰爭和救援百姓的狀態下,那就沒有什麼姜和蘿蔔的事情,回來就得彙報。
事有輕重緩急,地方在那裡,它又跑不掉。
“東主,我們還發現一個地方,鴻臚水,有一處跟峭壁差不多的樣子,能連上這個地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