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情節果然沒出現,根本未遇到危險。
百姓上哪認識李隆基,他們紛紛跟李易打招呼。
“李東主,我在山上下了套子,一準兒能套到東西,你回來的時候把東西帶上。”
“李東主,我家今年收了柿子,差一點柿餅子就好,等你回來,你嚐嚐。”
許多人其實也不認識李易,只是隊伍中就那麼幾個人,可以猜出哪個是。
李易在眾人心中屬於自己的親人,受災人家從那麼遠的地方強行軍趕過來支援。
衙門裡的壞官,還是人家李易幫忙給抓走。
緊跟著又告訴大家怎麼賺錢,剛才聽說鄭縣令跟李東主學了許多新本事。
“李東主,我們給你準備了萬民書,郭家人給寫,我們按的手印。”
“對,李東主,萬民書寫得可好啦,就是沒聽懂。”
“聽說拿萬民書能找宰相麻煩,是不是?”
百姓嚷嚷著,拿出來一大卷布。
幾個人給展開,前面一截寫有大點的字,後面則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每兩三個小字後面有個大拇指的紅指印。
從字型上看,非一人所寫,想來準備得太過倉促,好幾個人分開來寫百姓的姓名。
鄭縣五萬多的百姓,有的指印小小的,一看就知道是孩子,甚至嬰兒。
鄭伊勤在旁邊看著,滿眼羨慕。
萬民書想收拾宰相不可能,宰相不僅僅是犯錯誤就要被收拾,權力太大也要換位置。
“我收了,多謝諸位。”李易施禮,行一圈禮。
“李東主,你還沒說能找宰相麻煩不呢。”有百姓追問。
“能,等我回到長安,我就找老畢、老宋和蘇宰輔他們的麻煩,我把他們叫到莊子,讓他們吃不好飯。”
李易大聲喊,一副要欺負宰輔的樣子。
“李東主,應該灌他們酒,把他們灌醉,叫他們難受。”又有人給出主意。
“不行啊,喝出病,我還得給醫。”李易攤手,無奈地說道。
‘哈哈哈~~’相對近的百姓聽到了,大笑起來。
他們其實已經聽說了,宰輔們有事沒事都往李家莊子跑,說是政事堂的飯不好吃。
據說陛下也偷摸去,武婕妤生孩子就在那裡生的,宗正寺會記錄。
鄭伊勤忍不住跟著笑出聲,感覺十分放鬆,再無擔憂,
“鄭明府,等你高升的時候,我們同樣給你一個萬民書,你拿著去欺負宰相。”
“對,咱們的明府比別的明府好。”
“明府收租子都是同鬥收,不踢斛。”
百姓們跟著又誇起鄭伊勤,人家當官當得那麼老實,不能熊人家。
“李郎,什麼叫同鬥收、不踢斛?”
等李易跟大家打過招呼,慢慢溜達的時候,永穆公主小聲問。
“收租子有一種鬥不同,百姓借糧,用小鬥,百姓交租用大斗。”李易說鬥。
“看不出來?”永穆公主納悶。
“外觀上看著不明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
鬥不是梯形向下的麼,大斗就是向下的時候角度稍微大一點。
而小鬥呢,可以把角度做成一樣大,但是裡面加一個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