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一些小的軍大衣,既然吐蕃部族變成了咱大唐人,先給他們提供物資。”
李家莊子中,回來的李易安排工坊製作小軍大衣。
按說即便製作小軍大衣,也應該先給邊關將士們的孩子穿。
不過此時情況特殊,只能給將士們的家人送甘油,衣服先提供部族。
“東主,榛子用送嗎?”宋德又問一下。
“不送,自己人還不夠吃呢。肥皂送去一些,那邊的孩子小手小臉上都是皴。”
李易盤算著,給生活用品比給零食管用。
事情決定下來,一批東西從長安出傳送出去,估計需要進臘月的時候才能抵達。
張九齡回來了,帶了許多他在廣州養的鴿子。
收上來的稅入國庫,駛遠縣晏氏及幫兇們送進大牢,先看押著。
具體怎麼處理,需要等駛遠縣的證據拿到之後再說。
張九齡交接完,過來找李易,畢構等人又跟著一起到來。
反正在政事堂辦公和在李家莊子辦公沒什麼區別,開個小朝會什麼的,人都夠。
關鍵在李家莊子飯菜好,屋子裡是暖氣,溫度控制得不冷不熱的。
“三百六十萬緡,僅僅是開始,我大唐的商船還未跑出去貿易,不然……”
畢構想著錢,三千萬緡的財政收入有了。
不算租子,租子依舊給官員們發俸祿,官員現在的收入比以前高一倍。
京兆府與河南府官員俸祿超過之前的兩倍,再要說因為沒錢而犯錯誤,就往死裡收拾。
宋璟在旁不出聲,之前他一直反對收稅,如今看到錢了,他無話可說。
人家夷商照樣換東西,大唐的商人依舊把商品送去換。
沒人反對,同樣有豐厚的利潤。
若不收稅,大唐和夷商們賺得更多,錢皆叫他們賺走,對大唐朝廷無益。
“被抓的駛遠縣晏氏他們,短短時間內居然可以拿到二十多萬緡的好處,果然海貿是個好東西。”
蘇頲在吃驚,都說廣州當官不好,現在看來,動一動心思,錢財無數哇!
“可有走私的人?”李易不去考慮賺多少錢,海關賺錢難道不正常?
張九齡輕輕搖頭:“一般貨物的獎勵,大家全在盯著,恨不能別人走私一次,舉報後比自己買賣東西賺錢容易。”
李易皺一下眉頭:“海岸線過長,相信隨著貿易總量增加,尤其是大唐的船隊多,定然有人想逃掉稅。”
大唐的商人出去時記錄,等貿易完回來,連著出口的百分之十關稅和進口的百分之二十一起收。
之所以出去的時候不交,是因為那東西在大唐不值錢。
一下子沒了百分之三十的毛利潤,純利潤少的可不是百分之三十。
商人面對高稅收,能不想辦法逃掉?
“可派人在適合停靠的位置值守。”畢構出主意。
“換成我,我會採用大船晚上停在海里,小船螞蟻搬家的方式運貨,大船不易靠岸的位置? 小船沒問題。”
李易隨便舉個例子便把畢構的安排給破解掉。
“照此說來? 堵不住?”畢構嘆口氣。
“能,不用堵,讓他們守規矩。”李易思忖一番,想到了辦法。
他對眾人說:“李家莊子會有新的好東西做出來? 放到外面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