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快投降。”
有一次天亮的時候。彼剌喇等七百多人在自己部族的外面喊,他們身後是張孝嵩的人。
彼剌喇部族的人在收拾東西,要跑。
他們得到扎西庫熱發病的訊息和有兩個部族七千人衝唐兵陣死了的訊息。
又遲遲等不到自己的撫千回來,就先整理好東西,把牲畜喂一喂。
此時見到撫千被捉,部族的人不知所措。
“投降,唐軍說了,投降不殺,也不抓,等大唐佔了黃河流域,我們願意歸附大唐,給安排事情,不願意可以離開。”
彼剌喇繼續帶人喊,勸說族人投降,他是大統領,他說的算,不過他眼下是俘虜。
張孝嵩不準備殺人和搶東西,搶了東西,整個部族冬天會死很多人。
還不如殺了呢,不然雙方仇恨那麼深,放在外面能安心?
彼剌喇族人們看看大唐軍隊的陣容,全是騎兵,一個人那麼多的馬,再看看自己,算了。
他們選擇投降,交出兵器,趕著牛羊帶上帳篷什麼的與張孝嵩的隊伍一同走。
張孝嵩其實不知道該幹什麼,他負責在背後襲擾,找到突破口,幫大唐打勝仗。
結果轉了一圈,耽誤很多時間後,被一個郎中把首功拿去。
他相信其他的吐蕃部族一樣會跑,統帥沒了,缺口出現,不跑難道跟唐軍拼了?
另一邊的郭知運等人在渡河,河對岸三個部族全跑了,投石車扔下,另外兩個出兵的部族把自己的頭領給殺了。
頭領還要讓人衝過來搶藥,簡直不給人留活路。
之前衝過去的大部分是奴從兵,留下來的屬於在部族中有點地位的。
殺掉頭領,威望最高的繼承了頭領的女人和東西,帶人跑路。
他們的優勢是人少牲畜多,死掉的人不耗費物資了。
一些不好攜帶的東西扔下,牲畜趕著跑,根本沒想或被唐軍追上的後果。
“不追殺,穩步前進,去佔姊妹湖,看看哪個地方適合修城堡,從後放運水泥過來。”
郭知運跟張孝嵩想的一般,佔地方為主,把吐蕃各部族趕跑。
在下雪之前把城堡修上,冬天到來躲在城堡中。
至於那些個部族會不會轉過頭來打,今年不可能,沒有足夠多的糧食,需要吃羊。
明年,明年有更多的武器送來,想打就打。
訊息傳開,吐蕃的一個個部族果然選擇跑,不玩了。
一邊跑他們還一邊害怕,怕大唐的軍隊在後面追殺。
一直跑到天黑,斥候在周圍未發現有唐兵,大家才暫時放下心,臨時休息,準備等天亮再跑。
他們要離開黃河的地方,去更西邊,然後看大唐怎麼安排。
反正他們不會跟別的後方吐蕃部族在一起,會被欺負,他們屬於敗軍。
理論上他們應該戰死,並非撤退。
他們又不想死,沒有任何勝利的機會為啥要拼?
“分散,以千人為一隊,按照地圖上的位置尋找可能躲起來的大量吐蕃人,順便摸清楚那一片地方有什麼動物。”
郭知運對照的地圖跟別人商議,現在要快點把將近十四萬人分配好地方。
險峻之處放少量的人,不好防守的地方人多一些。
等檢視完,把兵力在前面再次拉出來一線。
報信的兵昨天就跑了,報喜是一方面,還要告訴長安的人,趕緊送東西,我們把地方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