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嵩的隊伍出發,速度不快,熱氣球被拽著走。
三條繩子在三個方向固定住熱氣球,風一吹,熱氣球上面的球體會微微偏一偏。
熱氣球上的人就趕緊拉周圍的繩子調整,技術難度很高。
三個隴右的熱氣球兵在上面,一個負責控制火焰,兩個四處扯繩子。
抽空拿望遠鏡看一眼別處,準備打旗語。
原本是羽林飛騎要接替他們,三個人說死不答應,必須自己控制熱氣球,哪怕是死,也要跟熱氣球一起掉下去。
他們已經把操控熱氣球當成使命與榮耀,他們能被選中當熱氣球兵,是騎術、箭術、力量綜合考核後的結果。
沒有人可以剝奪他們的驕傲,其實跟李易那時的飛行兵一樣。
飛機墜毀,飛行員跳傘,飛行員的單兵作戰能力必須突出。
在李易那時,除了個別的地方對著傘兵開火,一般都是抓俘虜。
大唐的熱氣球兵,不會當俘虜,他們始終都帶著一個炸藥包。
不小心掉下去,周圍沒有敵人,就把熱氣球燒了,自己想辦法逃離。
周圍有敵人騎兵圍過來,那就喊著投降,兩個人擋住一個人。
等騎兵到近前,點燃炸藥包,連人帶熱氣球一起炸。
“東主說,這個時候的大唐邊關都是好兵,果然如此。”
樊凡拿望遠鏡看一眼熱氣球上的人,對張孝嵩說。
“後勤好,前面的將士就有底氣,李東主這個輔助打得實在是太厲害。”
張孝嵩已經不知道怎麼來形容李易,又送東西又送人。
自己的隊伍要戰力有戰力,要士氣有士氣。
那不是回去了二百人麼,還說留下記號,這邊的一直隨隊的羽林飛騎也留記號。
之後送東西的隊伍延著記號追,把物資送過來。
一支孤軍在敵後,竟然打出了正規軍輜重模式。
……
張孝嵩和樊凡在等雨天,他倆要玩次大的。
長安下雨了,整個京兆府都在下。
“嘩啦啦啦啦啦啦下雨了,看見大家都在跑……”李易抱著吉他給永穆公主唱歌。
下雨了,永穆公主給孩子們上完課,哪都不去了,找李易玩兒。
李隆基沒來打擾,李隆基在興慶宮呢,還未回來。
“李朗,女子天氣好點的那種。”永穆公主不願意聽現在李易唱的東西。
她比較直接,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馬上說。
“那行,我換一個樂器,大提琴,我給你拉一個花好月圓,這個其實是女的唱,我現在沒變聲,我給你唱。”
李易從善如流,拿過大提琴給永穆公主唱:“浮雲散,明月照人來……”
李易喜歡他那個時候姓周的唱的版本,最開始的一段,樂隊始終在低八度的位置進行。
把演唱者的音質給單獨體現出來,不像後來一些歌曲,哐哐哐伴奏壓過主唱。
李易理解很多模式化的歌曲出現的原因,人家不想成經典,就是想賺錢,有的甚至是賺生活費。
但他拿出來的必須是經典,抄難道不應該抄好的?
永穆公主聽著,臉紅了,這歌怎麼感覺那麼豔呢?李郎太壞了。
李易卻在認真地拉著、唱著,這首歌可不是鴛鴦蝴蝶派,屬於舊上海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