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主流,從這能過去嗎?我們是朝廷給前面送東西的船。”
“能?百石的船會不會卡住?我們帶的是軍資。”
“給你一緡錢你說實話,別打人,我信了。”
“真給你錢,謝謝,不用你蹬。”
“好幾天呢,你跟來你不幹活了?”
黃河上面,兩艘船在快速前進,然後不清楚那麼多支流和河流,想問一下。
對方說透過支流連線,能夠一口氣跑到最前面。
他們問的是晚上下蝦籠的漁民,他們提錢,對方要打人。
然後對方的兒子上到第一艘船上,要幫忙指路,同時一起蹬。
這邊的支流無數,一個是沒有認為破壞改變,另一個是不屬於小冰河時期,天暖和得連吐蕃都能大量種植作物。
“你是大唐人吧?”蹬船的人裡面有一個讓開位置,人家就想蹬,不讓蹬就不給指路。
“廢話,我不是大唐人我會管你們死活?你們差一點就進湖裡,還得回來。”
蹬船的年輕人第一次玩這種船,使勁蹬。
他的腿部肌肉力量並不差,因為他家用的是槳船。
槳船給人的感覺是手臂划動,實際上腳和腰也要使力氣,尤其是逆流的時候。
現在手抓著扶手,腳使勁踩,感覺新奇。
“那你知道現在打成什麼樣了嗎?咱大唐吃虧沒?”踩著螺旋槳船的人詢問狀況。
“把吐蕃給打跑了,以前我們過來得給吐蕃人錢,有時賣點東西。”
本地人絲毫不避諱他們與吐蕃人有交易的事情。
“現在呢?你們少賺錢了?”
“現在打魚,吐蕃人不會打魚,他們那裡的魚還好,我們給東西換打魚的機會,他們也不抓我們……”
這人介紹起情況,別看大唐和吐蕃打得厲害。
實際上當地百姓可以透過一些手段買通吐蕃人,然後獲得利益。
吐蕃部落在水邊,能夠拿到好處,何必去抓人,抓了就沒有別人過來。
雙方就形成這樣一個平衡,就跟李易那個時候地球另一邊說世界第一強國的軍隊打阿富汗,然後交過路的保護費一樣。
戰爭中不影響合作,該付出的就付出。
“天亮之前能到不?”
“一會兒就到了,你們都不知道現在在什麼位置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