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零五十章 柴窯燒製難可估(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五十章 柴窯燒製難可估(第二更) (2 / 2)

口罩更是,手套總幹活,能用多長時間?

“終於放出來了,派人帶著技術和錢去前線,讓前線尋找小易提供的煤礦。”

畢構在政事堂看著報紙,知道開始了。

為了把黃河流域給佔住,配方公佈,大家自己就可以燒,不用非得官方保密。

會有更多的有錢人投資建窯,百姓也能使用上水泥。

用水泥修山路的臺階比石頭方便,石頭如果不是大塊的,小碎石,踩一踩就壞了。

運大塊的時候哪有運水泥方便?加上小石子和沙子,混合在一起,又結實又快。

“他怎麼知道那麼多的礦?”蘇頲還琢磨著李易的本事究竟從哪來的問題。

“他知道還不好?”畢構根本不去想,沒意義。

他只需要清楚李易是大唐人,而且不會想著當皇帝就行。

“黃河流域。”宋璟看著牆上的地圖嘟囔。

牆上現在有隴右到姊妹湖的地圖,旁邊還有介紹的文字。

說當地氣候、平均海拔高度、植物、動物、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會遇到的困難,等!

這個是後來補充的,畢構上次丟人了,趕緊跟李易學,就是讓李易寫個冊子送過來。

李易連著給羽林飛騎們的圖也送過來,貼在政事堂的牆上,政事堂的人必須全學會。

必須知道戰爭的地方是何情況,別一問三不知。

其中就有煤的介紹,卻沒說在哪,怕有人看了傳出去。

等佔下來再提供,到時候從那裡直接建窯,想燒什麼就燒什麼。

“蜀道難行,用水泥。”畢構又說一個用途。

“上下坡還行,棧道用不上。倒是拿出來製作墩子,拴鐵鏈子搭懸橋可以。”

蘇頲想到了蒲津渡的墩子,節省了許多鐵。

修橋要看距離遠近,距離近的話,用弓箭帶著細繩子射過去,細繩子一端連上粗點的繩子,繩子逐漸加粗。

接著把竹筒穿在粗的繩子上,鐵鏈掛在竹筒上,拉竹筒,鐵鏈就拉過去了。

一端先固定住,另一斷用絞盤絞緊,也固定住。

遠的呢,就是把繩子先順下去,到了下面有河流的話,用船送過去,沒有河流就走過去。

然後再爬山,或對面扔下繩子把這邊的繩子帶上去。

現在似乎不用,有熱氣球,等著風向好的時候,把細繩子放到熱氣球上,飛過去。

“不知道能不能用水泥建橋墩?若可行,黃河等到了枯水期,在河裡面建。”宋璟想到了修橋的事情。

懸橋不如有橋墩的橋好用,他以為水泥都是一樣的,並不清楚李易想修橋墩,會有別的水泥。

“問問小易,在蒲津渡那裡能不能修?冬天!”畢構準備嘗試,先修一個瞧瞧。

距離近一點,水淺一點,然後……

他也不知道然後怎麼辦,一般情況下是用石頭堆,一個接一個橋墩堆。

有的地方趁枯水,有的地方需要暫時攔一點河,修一個墩子,攔一個位置。

那麼用水泥難道是先弄個墩子出來,用船給送過去?多重的墩子?多大的船?

吊的時候使用很多個手葫蘆?會不會翻?

畢構對於修橋是一腦袋的問號,他並不專業,他想修橋,只能找工部的人。

估計李易能會,抽空問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