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李隆基還是有點低燒,李易不給他吃藥。
他喝了半碗濃濃的雞肉蔬菜粥,吃點鹹菜就去上朝了,拎了個暖水瓶和一個西瓜。
暖水瓶中裝著淡鹽水,西瓜自然就是西瓜,別人都沒有西瓜了,李家莊子還能提供。
南方地區的西瓜下來了,但遠水解不了近渴。
等過上十來天,京兆府的西瓜下來,正好是李家莊子西瓜罷園。
上朝,群臣說著蘇祿那裡的戰事就位。
“陛下,蘇祿引大食、吐蕃出兵,臣以為當呵斥之。”禮部侍郎站出來。
李隆基看他一眼:“不用了,打他即可。”
他果斷乾脆,呵斥有什麼用?你叛就打你,當朕怕你不成?
把朕逼急了,朕讓易弟帶羽林飛騎過去把你活捉回來,當朕沒有殺手鐧?
“陛下,臣請多造百石輪船,以利邊關。”蘇頲站出來,他發現輪船的好處了。
“朕正有一事要說……”
李隆基開始說他的運河開鑿,從另一邊連線黃河。
……
“此出是蒲津渡,原本有竹索浮橋,現如今以鐵索代替。”鴻臚寺丞柳桐在與日本交流團介紹。
他們昨天晚上來的,看過了二十二萬多的降戶們種植的梯田。
今天一早吃了飯要去壺口瀑布,路過鐵索浮橋的時候,柳桐講解。
“柳君,那是水泥?”阿倍仲麻呂看著橋覺得好用,適合日本。
“混凝土,裡面有鋼筋、鵝卵石、水泥。”柳桐詳細說一下。
“水泥製作之法柳君可熟悉?”阿倍仲麻呂又問。
“不知道,李家莊子保密,藍田縣那裡軍管,旁人不可打探。”柳桐掃視一圈倭國人。
鴻臚寺的人已經知道李易的意思,不該洩露的秘密絕對不準洩露。
何況他確實不瞭解水泥怎麼製作的,製作水泥的人每一個人只曉得其本身的工作。
倭國使臣們露出遺憾之色,學不到。
他們當然明白為什麼要保密,水泥修城牆速度快,幾天就是一個城牆。
聽高樹純一郎所言,大唐向邊關運送了許多水泥,要在那邊建城池,抵禦敵軍。
柳桐心中暗笑,又說:“製作之法不可傳。然,你們想買回去倒是可以賣,一斤水泥,只需一錢。”
他按照李家莊子的吩咐推銷水泥,李家莊子給出的底價是三斤水泥一錢。
有一點利潤,說是百分之五。
“多買可否便宜?”下道真備覺得有點貴,倒不是覺得水泥不值那些錢,是需要太多,還得運回日本。
柳桐點頭:“一萬斤,三斤水泥兩錢,十萬斤,二斤水泥一錢,五十萬斤五斤水泥兩錢。”
他還是沒把底價說出來,他所知道的是,想修個城,沒個幾億斤水泥是不夠的。
城若是大一點,水泥消耗量更多。
長安城南修房子,就是水泥和沙子混合。
正常的房子,照李東主說的高一丈,磚混,面積五十平方米,節省點用,五百斤水泥。
換成鋼筋混凝土的呢,同樣的高度和麵積,一萬多斤水泥。
差距就是這麼大,看你把水泥用在哪一個方面。
蓋房子的現在全是最便宜的那種,誰要鋼筋混凝土啊?
河邊的鋼筋混凝土基座,硬灌的,兩岸加起來,用去水泥兩千六百多萬斤。
就這麼重,用來抹灰當然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