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車伕接過兩個碗,孩子手換位置抓餅,倭國使團的人看醉仙居周圍的人,又好奇起來。
那些人穿的衣服比藍田縣之前見過的人差上許多,麻的衣服,這才正常。
與自己國家的人所穿衣服料子相同,自己隊伍中還有人穿麻製作的衣服。
“他們吃的是什麼?”下道真備見到那些人手上拿的是一片一片的東西。
用碗舀湯,兩個薄片的食物中間夾上點東西,找個地方咬著吃,再喝口湯。
從吃的樣子上看,那東西並不好嚼。
“黑麵包。”小孩子吃東西說一句,又皺眉頭,顯然臉上的包疼。
車伕重新趕車,先喝湯,讓碗裡的湯少一點,以免灑出去。
他對下道真備說:“幾天前從外地一同過來的人,來的時候身無分文,只剩一點陳麥和麩子……”
車伕介紹,一群人是一個地方的,一起到長安討生活。
算是一路走一路討飯,在洛陽弄到點東西,匆匆趕往長安。
到藍田縣又沒什麼吃的,繼續乞討。
藍田縣的百姓有錢,一家給點東西,從村子走到縣城。
縣城有酒樓、吃食鋪子,也接濟一點。
之後有牙人找來,給安排事情做。
說是供吃供住,他們不要,要求日結,把住宿和吃飯折算成錢,一天一人四錢。
他們睡覺就在外面,天不冷,吃飯買一個一錢的黑麵包,夠一家三口吃一天。
吃飯的時候跑到醉仙居門口喝免費湯、吃免費鹹菜。
“怕他們吃不好,醉仙居在湯里加了豆腐和野菜,骨頭上的肉明顯多起來。等他們養一養,就能去長安了。”
車伕最後一句說完,咬口捲餅,裡面有豆芽、芹菜絲、胡蘿蔔絲、瘦肉絲。
刷了用雞蛋炸的豆豉醬,吃一口滿嘴留香。
倭國使者們有人翻譯給其他人聽,隊伍一下子熱鬧起來,紛紛議論。
隊伍繼續往北去,走出去十里左右,一個驛站出現。
驛站的外面有個棚子,棚子中坐了兩個人。
棚子下是一口大陶鍋,架在土灶上。
“口渴的話可以喝點水,現在供應的應該是……白開水。”
車伕吃完東西了,把兩個碗小心放好,到李家莊子要還給人家。
倭國使臣們確實渴了,還餓,在車伕指引下,過去舀水喝,幾個人用一個碗。
咕嘟咕嘟灌,結果有一百多人沒喝上,水喝光了。
守棚子的人重新去取水,指前面:“十里還有一處,不然你們等著再燒一鍋。”
倭國的人商量一下,不等了,加快速度。
果然,十里處又出現一個棚子和一個驛站。
剛才未喝到水的去喝水,下道真備繼續跟車伕說話。
“我們來的時候,路上就有修驛站的,十里一個,大唐需要這麼多的驛站?”
下道真備終於確定,是十里一個,趕路時看到,他還不是很相信。
“方便往來,驛站尋常百姓能進去。說是能免費吃喝,就是吃的和住的地方不好。”
車伕說起驛站的事情,具體情況還不清楚,他又用不上驛站。
下道真備眼中露出羨慕和吃驚的神色,他知道給百姓免費提供吃住,大唐朝廷要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