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投錢,坐幾站投幾站的錢,別少投,少投賺不到錢,以後就沒有車給你們。”
一輛車的‘司機’在常安坊的站點督促大家上車投錢。
馬有兩匹,車廂有三個,一次可以乘坐三十人。
兩匹馬拉著比平地上一輛裝著貨物的車輕鬆,它們最討厭的是停車。
每當要求停下後,再起步就很累,最好是一直這樣慢跑。
成年人紛紛投出兌換來的小面額兌換券,有的給一錢,最多就一錢。
趕車的人回頭看看,有幾個孩子始終不下車。
“你們還要轉一圈?走下一站又到你們家了,你們不下車?”司機很不高興。
他心疼馬,孩子不花錢,上車後就始終坐著。
坐了一站又一站,沒有目的地,轉一大圈了,還不下去。
他負責的路線跑一圈半個時辰,兩圈一換馬。
被換下去的馬趁機休息,一天跑三個時辰,吃四頓飯,晚上有加餐。
當然,一直催著馬跑,馬會始終跑,直到倒下。
跟驢不一樣,驢有脾氣,跑累了就不跑了。
所以一匹馬和一頭驢,必須殺一個,保證是驢被殺。
上車的大人跟著勸
“你們下去吧,到家就下,今天休息,沒有作業?”
“回家幫家大人乾點活兒,坐著車轉來轉去的沒有用。”
“聽話啊,下一站下去,別耽誤車賺錢。”
小孩子們有點不想下,不過見大家都說,只得點頭,確實有作業,還要幫家裡乾點活兒。
這不是放假麼,放一天假,體驗一下馬車,反正不花錢。
馬車跑到下一站,孩子們笑著揮手。
等又走一站,對面另一條軌道上看到了過去的一輛馬車。
基本上相差兩站,大的坊兩站,小的坊一站。
每天出行的人還不少呢,有的甚至在其他坊做工,然後中午回家吃飯。
不然需要帶飯,或者是買飯。
花幾分錢回家吃,省錢又溫馨。
通常他們會拿一個陶罐,等回到家的那個坊,先去坊中發免費湯的地方裝湯。
捧著湯回家,就省了湯錢,但城中各坊沒有免費的鹹菜。
湯是朝廷出錢,每個坊按照大小,配備的鍋數量不等。
有的六口鍋,有的十口鍋。
看上去朝廷吃虧,實際上節省了百姓再熬湯的時間,對煤的消耗也少。
有寺和觀的坊,湯由寺、觀出,寺裡的一般是素油製作,往裡打雞蛋花。
要是沒有雞蛋花,百姓們寧肯去其他坊取湯。
整個長安城,八十多萬的人口,每天提供免費湯,李易那時都做不到。
大唐行,人文關懷,讓百姓知道自己是大唐人。
外面的縣就有免費鹹菜了,不準打包,只准在現場吃。
一輛輛馬車奔跑著,走路的人看到車要過來,就站到一條畫在地上的線後面,不準搶道。
小孩子大人要照看好了,別突然衝出去,趕車的司機還要緊急制動,對馬有傷害。
對車輪同樣有傷害,馬車上有制動裝置,就是放在旁邊的一個手杆,往下一壓,車輪前面的木頭棍升起緊貼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