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有上進的人會跟著學習,這樣的人佔比很小。
李易國家,或者說是包括現在的大唐,是世界上最勤奮的民族,沒有之一,不與別人並列。
“給李家莊子應該,有李家莊子在背後,我們才安心。
趁著沒活兒,去採野菜,洗乾淨扔鍋裡,晌午吃飯。”
編筐的人把剛編好的一個筐放下,帶頭去找野菜。
瀑布的岸上,兩頭各有一口大鐵鍋,下面燒煤或柴火。
鍋中的水是井水,不喝黃河水,沙子太多。
兩口鍋屬於朝廷給的,現在是補貼階段,以後來往拖船,會在扣下的給李家莊子的錢中拿出來一部分。
今天一早,負責的人從附近的村子中買來兩隻下蛋少的老母雞,一口鍋裡燉一隻。
熬免費湯用,幹活的人,還有附近準備過來喝免費湯的百姓會自己採野菜放進去。
雞都是剁碎了扔進去燉,甭指望吃雞肉,老母雞肥,喝湯即可。
自己帶著食物,就著湯和免費的鹹菜就吃一頓。
不用別人提醒應該採野菜,大家自己就主動去採。
屬於民族的特性,一般人學不來。
……
“柯廣是誰介紹來的?”畢構也在喝湯,人參鬚子湯,就人參鬚子和薑絲。
夏天了,他說晚上睡覺有點冷,白天曬太陽也覺得肚子涼,打顫。
給他喝一點湯,主要是用姜來逼寒氣。
不然他這狀況,曬太陽能曬拉肚子。
他此刻問手下,他開始整頓戶部的麵條產業。
專門叫了三十個製作麵條的人單獨進來詢問,問完整理好,找人。
“度支郎中謝信保薦的人。”辦公室文員給出答案。
“扣他三百錢,告訴他,若柯廣在偷拿面回家,他的郎中就別幹了。”畢構沉著臉說。
“是。”
“侯立是誰的人?”畢構又問一個。
他一個個問,該扣錢的扣錢,該調整的調整。
他生氣,果然如李易所說,幹活的人只要是被介紹來的,就沒一個趕緊的。
和麵的時候故意多放水,然後把水倒掉。
還有製作麵條的時候,把所謂的邊角料給收集起來扔了。
實際上倒掉的水裝上桶裡被拎走,邊角料也拿走。
那水回去,放鍋裡燒一燒,面就出來了,可以撈了上鍋蒸麵皮。
甚至是還有人從外面拿了全麥粉過來,直接替換到一部分的制面條精粉。
畢構快哭了,怪不得自己的成本高,這麼玩兒,誰能承受得住哇!
“等全收拾好了,立即按照小易說的去做,外務送麵人,送麵條到各家各戶,幫人家幹活。
凡是幹不好的就辭退,長安還不缺這點人手,我戶部不能叫人看笑話。”
畢構咬牙下決心,端起碗,咕嘟咕嘟喝。
一碗湯喝下去,他吧嗒下嘴兒,人參回味居然有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