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賢榮露出遺憾的神色,少賺錢了,不過他聽楊環晉的話。
“楊兄,你說五十萬緡,李東主是要榨菜,還是花椒?我們回去要先準備。”
黃賢榮打算到了季節,提前收集,防止突然間李易要貨,那邊購買價錢高。
“李東主仁義,心懷大唐、民生。
本是要偷摸製作榨菜的手藝,卻傳出來,說蜀地人不易,不賺這個技術錢了。”
楊環晉稱讚李易,李易曾經想了好幾個賺蜀地錢的辦法。
後來發現太麻煩,自己賺錢不用非得賣榨菜。
乾脆讓當地人做吧,做好了可以賣到大唐各地。
“我看京兆府的人很喜歡吃榨菜,李東主幫忙宣傳,可以做湯、能當鹹菜、炒菜也行,估計是要榨菜。”
黃賢榮在猜測,榨菜的名稱是李易所提,關鍵就在於那個榨字上。
不然人家當地叫芥菜,芥菜有許多品種,蜀地的芥菜裡的一種,最適合製作榨菜。
原本不是很好吃的芥菜,如今蜀地找到不種糧的地就給種下。
蜀地又不缺鹽,那種井鹽比海鹽好吃。
製作出來的榨菜就不苦,蜀地人管這種榨菜叫東主榨菜,不加姓。
楊環晉聽到榨菜,饞了,到長安,吃榨菜居然與蔥絲混合拌鹹菜,條件好的還放一點芝麻。
他咽一下口水:“這筆錢,並不是用在從蜀地向長安運輸的東西上。”
“不運他給我們錢?”黃賢榮掏出來一把松子,直接用牙咬,咔嚓。
“李東主想買東西,派人到蜀地送個信,說李家莊子要什麼。
咱們那裡的人會立即裝船給運來,到地方再拿錢,李東主何必先給錢?”
楊環晉作為蜀地鹽幫的頭領,分析事情更透徹。
他清楚,李易傳個信,說要榨菜。
沒有本錢的人都敢找人弄榨菜,說給李易送到長安,拿到了錢回去再給。
而有榨菜又不願意跑的人,還真的會把榨菜賒給此人。
李家莊子若是沒這點信譽,兌換券還想在蜀地流通?
如今蜀地對之前的那場打西南蠻的戰鬥還津津樂道,編成了不少故事。
蜀地人感覺自己都是參與者,京兆府有一個灞水邊的李家莊子,單獨拿錢出來砸贏了一場戰爭。
自己這邊幫忙,用比快報慢一點點的速度把物資給送到前線。
據說抓了二十多萬俘虜,全給李家莊子送去了,李家莊子有錢。
楊環晉認為自己回去後,再聽到此類故事,就可能是五十萬的俘虜。
實際上只有一萬多人,越傳越多。
“李東主給咱們錢,是等前線吃緊,用錢買東西僱人送去,這錢,是給前方將士的。”
楊環晉從黃賢榮的手中拿過來幾個松子,說話間於兜中掏出來個小鉗子,咔嚓夾破松子。
黃賢榮摸摸自己的腮幫子:“楊兄你有鉗子,為何不早拿出來?看我用牙嗑。”
……
“明天你們二十個人,騎腳踏車去賣報,記得按鈴鐺,趕緊熟練。”
李家莊子,宋德對二十個早上沒有領到報紙的報童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