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此刻就沒事兒,他一直等畢構讓位置,畢構就是不讓。
然後突然一興奮,槍托未頂住肩膀,現在讓了。
宋璟每一次開槍都把肩膀死死貼在槍托上,哦,是把槍托死死頂在肩膀上。
“小易,不要打針。”畢構揉肩膀,跟李易商量。
他打過針,但他暈針,換成其他人,他挺著也不會說,李易相當於他的親人,他不覺得丟人。
“晚上看看,扎針灸拔罐也可以,針灸你不怕。”
李易理解,他最開始同樣怕打針,後來習慣了,自己給自己扎針。
他還看到過有的人家本身不會扎針,但為了省處置費,自己在醫院開了藥和一次性注射器,然後回家扎。
等複診的時候,小孩子的手背和腳背都是針眼留下的痕跡。
當母親的咬著牙給扎,一針扎鼓了再紮下一針。
小孩子懂事,知道找別人扎錢多,就挺著。
當母親的把孩子的血管當成被褥和衣服來扎,每一針紮下去,自己的心都在疼,紮好了高興,扎鼓了再扎。
李易搖搖頭,用手給畢構揉肩膀,主要是碰骨頭。
推開面板和部分肌肉碰到骨頭,畢構不覺得疼,碰皮和肌肉就疼,但筋沒問題。
“開槍還有這許多說道,不容易。”畢構看別人玩兒,感慨一下。
“射箭一樣,不掌握好技巧,會把手碰破,所以一般情況下會戴扳指。
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箭放在弓的右邊,這時候如果右手不能直接穩住,需要左手的大拇指託箭桿。
鬆手的時候,若左手大拇指沒來得及下移,箭尾會刮到大拇指,一刮一道口子。
或者是箭桿快速摩擦,會起泡,磨多了起繭子有時候也不行,還是受傷。”
李易慢慢說,緩和畢構的情緒,人家是病人了。
“軍隊裡都有扳指?”畢構還真不熟悉。
“哪有,都是用麻線、破布把大拇指纏上,若是給個玉扳指,戰士們整天惦記扳指,還能好好戰鬥了嗎?
我準備弄出點膠布,一個是用來治療傷病,一個是給將士們纏指頭。
麻線容易開,打仗的時候開了,就挺著吧,膠布比較好用。”
李易笑著說,實際並不好笑。
弓兵不會給自己戴扳指,哪怕是不值錢的石頭的扳指,戴上心思就會放上去。
什麼玉石扳指、牛角扳指,弓兵想都不想,沒用。
戰場扳指很可能一動就掉了,難道還找一找?
畢構閉上眼睛,過了會兒,宋璟終於讓開位置過來,畢構才睜眼:“到幾時,邊關將士可裝備槍?”
“羽林飛騎練出來一兩千人,再製造的火槍便送往邊關,羽林飛騎去當教官。”
李易給出答案,並不是魏知古想的先早六萬支給羽林飛騎和太白山上的人用。
畢構對這個回答表示不理解。
“小易,給邊關送去的槍多,不怕他們起事?”他開始對邊關將士不放心了。
“怎麼起?打長安?打長安需要將領,我過去把將領殺掉就行了。
不,我還不行,我在移動中打槍不夠準,我讓子儀踩著飛行器去殺。
我給他帶幾個大手雷,找到大概的位置,往下一丟,轟隆聲中,其他的軍士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