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們在看在學,他們都是李易教匯出來的。
給人家沰兒這樣做吃的,莊子裡同樣的孩子,就可以照著來。
莊子中不同年歲的孩子吃的東西亦不同,生了孩子的婦人吃的飯菜跟其他人不同。
年歲大的人根據具體情況,給安排飲食。
至於小夥子,什麼都能吃。
到目前為止,莊子上的孕婦就沒有一個出問題的,生孩子也沒有一個剖腹。
孩子都控制著體型,沒出生的孩子,孕婦營養搭配均衡,卻不吃那麼多。
肚子裡的孩子不追求重量,什麼九斤、八斤了。
五斤左右就可以,而且在懷孕之前,女子會進行各種鍛鍊,劈叉了什麼的簡單。
加上助產的裝置、衛生條件、產前的東主觀察,順產成功率百分之百。
“小孩子的胃腸道對刺激性食品的承受能力若,我們不需要非得采用同樣的方式來幫助小傢伙們吃好了。
大蒜有殺菌的作用、大蔥也不錯,還有姜,韭菜、蒜薹、蒜苗。
孩子怎麼攝入,做熟了,跟藥材處理一樣,熟制的過程不是直接做熟了就可以,還要有相應的處理……”
李易親自煎著給沰兒的盒子,與周圍的廚師們講解。
有的菜呀,熟的不如生的某種物質含量高。
但低就低唄,多吃點,用其他的來補充,一樣啊。
若有人說不一樣,那絕對是其有其他目的。
比如買藥,去藥房賣藥,像羅紅黴素,貴的有四五十的,便宜的有四五元的。
單獨單位的計量單位確實不一樣,但你吃四五元的幾片或幾個膠囊,數量到了就一樣。
有時候賣藥的服務員為了讓人買貴的,會說,單位低的,並不是數量增加就可以達到單位高的程度。
無法分解和吸收什麼的,這樣的話。
實際上不是,抗生素類的是單位累計。
若賣藥的那麼說,是不是說,單位低的使勁吃也吃不死人?都不吸收了,吃多少都那樣。
注射一百五十萬單位一個的青黴素,一元二。
注射三百萬單位一個的青黴素,六元。
兩個一百五十萬單位的青黴素能不能抵上一個三百萬單位的?當然能了。
對方這麼說話的目的就是讓你買貴的。
還有說複方的,說這個比正常的強,新藥,忽悠不懂的人。
一種新藥,不是按照正常的方子和比例來製造,它想拿到國家審批,等吧。
需要一期、二期、三期臨床,每年國家能透過幾個新藥?
治療感冒的複方為什麼那麼多?因為不是新藥,方子是一樣的。
方子稍微改一點,就是新藥,等著排隊透過稽核吧,好長時間啊,還要三期臨床資料。
像治療感冒的氨咖黃敏膠囊,它的單位成分是固定的。
對乙醯氨基酚二百五十毫克,咖啡因十五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一毫克,人工牛黃十毫克。
可以把它做成翻倍,所有的成分同時翻倍。
正常是一到兩粒,吃翻倍的就吃一粒。
換一個商標的名稱,什麼什麼感冒通,就可以要幾倍、十幾倍的價錢。
藥房喜歡賣後一種,忽悠不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