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面無表情地回到政事堂,沒進自己的辦公室,在外面的廳裡坐下。
又找到茶葉,放到壺中,提暖水瓶倒上水。
拉出來一個抽屜,裡面有松子鉗子和松子,端一碟出來,在那裡掐上松子了。
“廣平你這是?”畢構聽到動靜,出來看宋璟。
緊跟著蘇頲也出來,一臉好奇。
“鐵索蒲津橋的浮橋,已動工,我等卻不知曉。”宋璟輕聲說一句。
“廣平你不知道?”畢構詫異,看蘇頲。
蘇頲:“修了,百姓們都在說,等著明年有人從那過,更方便,竹索的走人多了危險。”
宋璟愣了,你倆知道?百姓們也知道?就我不知道?
“你們為何知曉?”宋璟更鬱悶了。
“報紙上有寫。”畢構二人一起回答。
宋璟終於明白李隆基為什麼那樣的表情了,原來在報紙上。
“廣平啊,不要總以為報紙上寫的故事是瞎編就不愛看,看報紙要從頭看、仔細看,多看兩遍。”
畢構耐心地與宋璟說,看報不可一目十行。
“我沒看見,我看報紙很仔細。”宋璟覺得自己冤枉。
他不愛看故事,卻願意研究裡面的生活小常識,更想看李家莊子的事情。
比如辣椒麵了、煤油燈了、暖水瓶了、茶葉了、甘油了……
包括冬天京兆府開始供應的大棚蔬菜情況,作為宰相,他十分看重報紙。
沒有鐵索浮橋的事情。
畢構轉身進自己的屋子,過一會兒拿出來一套報紙:“廣平你看,就在這上面,這張,這裡。”
宋璟順著畢構指的地方看,果然有,還帶簡易圖呢,說是建設好是什麼樣的。
他起身進自己的屋,過一會兒回來,手上拿著四張報紙。
“誰把我的報紙抽出去一張?”宋璟咬著牙說。
“廣平,下次要對著版頁看,現在是五張報紙,說是過了年……”蘇頲忍著笑,對宋璟說。
“老夫知道,過了年可能擴充套件到十張一份,還是三錢,其中有三張上印的是字典內容。
自己裁開,按照虛線裁,再拿錐子鑽眼,用線穿上,攢夠了就是一本字典,那三張兩面印。”
宋璟還是生氣,他覺得陛下看自己不滿了,連報紙都不看。
“對,金仙公主那裡第一批只印出來一萬本,先給了寺和觀,還有世家、大族,小易才想著自己印。”
畢構話中隱隱對金仙公主表示不滿,應該先給京兆府的百姓。
家中有孩子上學堂的普通百姓,先給他們,孩子可以自學。
蘇頲幫金仙公主說句話:“寺、觀、世家大族們給金仙公主印刷的錢了,紙的錢,墨是李易所贈。”
“現在陛下和李易行事信馬由韁,想到哪裡就幹到哪裡。”
宋璟沒去管字典的印刷事情,他說起政事堂的權力減少了。
畢構笑了:“廣平,是陛下自己的錢,小易有錢也會拿出來搞基建。”
“工部開始修路了?”宋璟提到京兆府上面路的情況,這個總不會是陛下和李易的錢吧。
“戶部有錢,小易賣辣椒麵,賣一斤交上來七緡五百錢,趁著京兆府上面州府的百姓冬天活兒少,就把好修的地方修一修,不好修的等來年化凍之後再修。”
畢構解釋一下,怎麼說宋璟都是第一宰輔,卻管不到錢。
若戶部尚書不是宰相,用錢的時候需要跟宰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