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個車上裝了什麼東西,從我旁邊路過的時候,我聞到了香味。”
“壓縮餅乾,天上人間有賣,自助餐可以吃到,坑人。”
“怎麼個坑人?”
“自助餐,花那些錢,當然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到壓縮餅乾,一塊下去,飽了。”
“給當兵的吃好啊,在外面吃口飯不容易。”
“可不是嘛!”
百姓的議論聲在伯訛和伊辛巴的耳邊縈繞,兩個互相看看,點點頭,再次確認,要打仗了。
壓縮餅乾他們吃過,跟牛肉乾似的,很硬,不過比牛肉乾似乎更頂餓。
製作的工藝也能猜出來,就是普通人制作起來費勁,用很多的油和糖。
還有乾的蔬菜和核桃仁等果仁,拿什麼東西給硬壓成一塊塊的。
東西是好,可惜吐藩做不了。
沒有那麼多的糖,糖放少了,據說容易壞掉。
剛才的車隊,走的是和大豆同一條路線。
二人便判斷,大豆確實是給大唐的邊關送。
“從李家莊子嶄露頭角開始,京兆府越來越繁華了。”
伊辛巴說了一句與戰爭好像無關的話。
“僅僅是在京兆府嘗試,就給大唐戶部提供了無數的錢財,等到了全大唐推行,將是征戰不休。”
伯訛聽懂了,同時更清楚,打仗是在打錢。
曾經他認為只要將士足夠厲害,就沒有打不贏的戰爭。
自從李易支援前線後,他終於悟了,打仗錢多,守就行。
只要守住了,雙方開始耗。
憑藉大唐的錢,會有糧草源源不斷地送到前方。
吐藩必須跟著動,不然大唐前邊的將領會突然進攻,打吐藩一個措手不及。
吐藩的人口沒有大唐多,土地也少,冬天根本種不了大棚。
如此耗下去,三五年後,吐藩還有糧可用了嗎?
“我已寫了京兆府的事情和李易所用的辦法,希望那邊的人能學學。”
伊辛巴把希望放在了吐藩變法上。
他認為李易就是在變法,不過是一點點改變而已。
朝堂上的事情不用學,學技術、學管理。
伯訛看向吐藩的方向,沉默著。
在一片熱熱鬧鬧、忙忙碌碌中,時間流逝,還差一旬就是九月,今年農曆的九月是陽曆的十月。
天冷了,不再是早晚涼,降溫後,除了碼頭上扛活的人依舊穿著坎肩,其他的人換上了長衣服。
河南府的地方溫度也不高,一場雨下過,河南府鄧州,州府裡。
刺史姚彝在發燒,同時拉肚子,河南府的太醫在房間中看過後,給開了藥。
“本以為是風寒,現在看來是瘧疾。”太醫給出答案。
周圍的人傻眼了,瘧疾?得了這個病,只能看命。
“快,派快馬去京兆府,找李家莊子的李易,讓他來,他是神醫。”
姚彝的妻子著急了,她知道灞水李家莊子的李易。
河南府一直在流傳這李易的各種事情,包括往來的商人。
商人們說得最多的便是李家莊子的李東主如何如何、哪般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