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老虎被人用竹竿扛著,隊伍一起去大庾嶺南邊。
十六個人實際上帶東西要到大庾嶺北面賣,遇到大老虎,東西不知道扔哪去了。
羽林飛騎什長方廣長對他們說,把老虎帶下去,領到賞錢給他們。
他們隨便撿一撿掉落的東西,能收拾起來的就拿回去,太費勁的就不要了。
“這是一隻餓了的老虎。”張九齡看到羽林飛騎的軍馬們狀態不是很好,說起老虎的事情。
方廣長認同:“不然它不會想著襲擊十六個人。”
說著他拿出來一瓶花露水,到老虎那裡灑一灑:“馬害怕老虎,等李東主動物園裡的野獸多了,讓馬經常去轉轉。”
“老虎拿過去領賞時,我會說陛下欲修大庾嶺路的事情。”張九齡懂變通。
不就是在沒有得到真正的朝廷文書的時候提前說麼,不怕。
說得越早,百姓準備越充分,州府那裡不會安排百姓幹其他活。
“張公,不如由我來說,你說是假傳口諭。”方廣長要把責任攬在身上。
“哈哈,廣長啊,張某這點擔當還是有的。”張九齡哈哈一笑,無所謂。
給人的感覺果然風度翩翩。
跟著隊伍一起走的百姓,把張九齡要修路的事情與十六個百姓說了。
百姓們走起路來顯得格外有力氣,似乎馬上就會有一條路被修通,再修個關。
李家莊子。
李成器尋過來,帶了不少石榴。
李易不愛吃石榴,肉少,吃一嘴核。
“易弟,河北道那裡的奚族頭領李大酺和契丹大賀頭領李失活來了。”李成器告訴李易好訊息。
“咱們的隊伍看樣子還在那裡做買賣,不然應該和他一起回來,他們應該跑到渤海去了。”
李易知道李失活,大賀氏的首領,同時統領契丹八部。
歷史上他被封了王和都督,還有刺史,又派大唐的將領到那邊鎮撫。
不過後續沒什麼發展,可惜了契丹那裡的好資源。
現在不一樣,貿易隊伍派出去,當那裡的人發現貿易的好處時,往來會增加。
有交流才能綁在大唐的戰車上,慢慢來。
奚族當然跟著一起發展,貿易隊伍從兩個部族的地方路過,與渤海交流。
“大哥,吐蕃應該要請和了,怕大唐抽調人手去攻打,松州兩次戰鬥,他們損失過大。”
李易對契丹和奚族不想再廢心思,談及吐蕃。
“易弟你不是已說過,若吐蕃請和,不許。”李成器站在一面牆的近前,抬頭看地圖。
李易畫了一幅大唐和周邊的地圖,不是很詳細,地形變化太大,他只能儘量根據資料畫一畫。
李易點點頭:“不能答應,不答應,吐蕃會認為我們要打他們,他們會在軍事上進行投入。
尤其是俘虜交換的事情上,他們不抓緊時間,缺少可用之兵,我大唐被掠去的人等太久了。”
李易在盤算這個問題,請和有什麼用,答應和了,然後人不給放回來。
現在不和,隨時要打的樣子,這樣人才能回來。
李成器目光盯在吐蕃的位置上:“以後會好起來,你幫朝廷賺了許多錢,折衝府損失太大,用來募兵。”
李易露出笑容,募兵就對了。
朝廷花錢徵兵,糧餉朝廷出,地方將領只有指揮權,而不是像親兵。
之後隔一段時間把地方上的將領調動一次,不准他們完全掌握住士兵,尤其是中層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