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六百八十二章 氣候無償機會尋(第五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八十二章 氣候無償機會尋(第五更) (1 / 2)

“想要讓一個民族融合進來,除了武力震懾,還要有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對比。”

李易慢慢給李成器講解,怎麼民族融合。

現在不講究融合,都是別的人投靠了。

為了防備對方,也為了內地安穩,直接讓別人在邊關地方繼續待著。

歷史上到了後期,安史之亂的時候,麻煩了,一個個邊關地方的人都不聽話了。

於是成為了帶有武裝的勢力,大唐還要跟他們鬥。

鬥早最後是同歸於盡,誰都別想好。

“如此即可?”李成器涮串兒,他發現易弟的莊子裡總能吃到有意思的東西。

“治標而已,治本在於宣傳,要不停地說各部族和大唐是一家人,也要那樣做。

時間長了,百姓日子好了,新的孩子出生又長大了,慢慢變會認可。

絕對不能放任,發現又水宣傳其他的,抓起來,消滅掉。”

李易說出了基本政策,他那個時候,依舊有個別的人懷著其他的想法。

因為之前的一段時間,放鬆了。

更可怕的是宗教,現在比較好,那些個宗教沒傳過來。

不然等外來的那個宗教根深蒂固了,再想動可就費勁了。

“雷州和瓊州派去人手了,帶著東西過去,現在水運比較便利。”

李成器把融合的問題暫時壓下,他需要考慮,同時問問朝堂上的群臣具體策略。

他知道,問李易就行,可為什麼要讓臣子們輕閒?

李易喝一口湯,感覺舒服了:“其實大運河一直能夠通到安東都護府,現在契丹與我們依附開始了。

航運要利用起來,只有交換物資的頻率增加,才能讓對方獲得利益,從而對貿易依賴。”

李易說的就是北京,京杭大運河,穿一下黃河,就進北京了,還可以從渤海灣的天津進去。

以前總是怕這個、怕那個,即便人家歸降了,也不想著把地方給佔了。

說白了,大唐對東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面的一帶不夠重視。

以為那裡發展不起來,對大唐沒有威脅。

李易知道那裡有沒有威脅,那裡的契丹好頑強的,什麼渤海國都比不了。

而且渤海國最後,還不是分出了棒子國家。

李成器不敢小覷,回應:“正在造船,用咱們的那個錢,造大船需要時間,海員訓練也要時間。”

李成器說起此事,不曉得該埋怨誰。

大唐的海軍之前可是非常強的,結果到了三弟當皇帝,海軍完了,勉強維持。

如果不是自己透過海軍採海鮮、給好處,估計那些船都被偷摸鑿了賣板子了。

戰略出問題了,因為突厥和吐蕃,還有大食、西南蠻,朝廷的重心轉向西邊、西北地區。

對東北和東邊、東南沿海少了投入,連精力都不願意投入了。

如今採了海鮮,知道了鐵礦,明白在雷州和瓊州能夠大量種植胡椒,以及江南道的新稻子。

突然把海軍的重要性突現出來,有海軍才能有運輸啊,從海洋就繞,不用非得走運河。

“大哥,邊關地方的一些的長期管著軍政的人應該調回來,由於邊關地區,軍政一體,這個不好。”

李易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了宋朝。

宋朝倒是厲害,軍政分家,可是軍政分家採取的是文官壓制武官,強幹弱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