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舞蜂飛一季傾,花開花落總悲情。莫問春風吹何幸,心靜,青山流水可聆聽。
易逝年華隨泡影。盡興,緣來緣去作別卿。無悔紅塵妝對鏡,珍重,女人誰懂慰平生。
李易在那裡拉著小提琴,邊拉邊唱。
李隆基只負責聽,宮女與太監們有的分段記譜,有的分段寫歌詞。
現在他們配合的很默契,各自自己知道要記哪一句。
一遍演奏和演唱完,李易又來一遍,讓宮女和太監們校對。
所有的全部整理好,李隆基嘆口氣,從李易這裡拿走兩把陰沉木的小提琴,匆匆離開。
李易看著宮女和太監們惆悵的表情,滿意了。
果然,音樂是不分國界著種族的,他那時正常的樂曲拿過來,大唐的人聽了便能理解。
就與他第一次接觸《春江花月夜》、《漁舟唱晚》等樂曲是一樣,很容易接受。
還有第一次聽歌劇《卡門》,裡面的《鬥牛士之歌》、《哈巴涅拉》同樣沒問題。
至於南美的歌曲《倫巴達》,聽完了,還想再聽。
歌曲送了,李易繼續吃飯,李隆基飯都沒吃完就跑了。
等李隆基到了百福殿,大家都沒吃飯,似乎就知道他會很快回來。
今天還是吃火鍋,就這個不用擔心別人試菜給試涼了。
李隆基看著兩個妹妹,把曲譜展開,想了想,詞給王皇后。
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湊到王皇后旁邊,一左一右。
李隆基開始拉小提琴的前奏,到了歌詞需要進入的時候他沒唱,就是哼哼。
一遍演奏完,再來第二遍的時候,一個皇后和兩個公主同時唱。
“我有花一朵,種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朝朝與暮暮,我切切地等候,有心的人來入夢……”
“我有花一朵,花香滿枝頭,誰來真心尋芳蹤……”
“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
“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花開花謝終是空……女人如花花似夢~~~”
隨著小提琴的伴奏,玉真公主已是唱得淚兩行。
金仙公主眼圈紅紅的,抿著嘴不唱了。
豆盧貴妃在那裡聽得也是唏噓不已:“唉!那少年作得曲子怎這般催人淚,懂女人的心啊。”
其他人也覺得如此,這歌怎麼聽著難受呢。
就在眾人沉浸在難過的情緒中時,王皇后突然出聲:“抄的,被抄的那個找不到了。”
“哈哈哈哈~~”李旦大笑:“對,聽說過,殺了、埋了,不知道埋在了哪。”
金仙公主眼珠子轉來轉去:“他就作一首,我和姐姐是兩個人。”
“說好的你倆一個。”李隆基不答應了,再寵妹妹也不行,李易那裡隨便給別人寫詩作曲?
每一次都是有目的,今天一個公主過來要,明天一個公主,後天一個國公……
還有完沒完了?
等吃過飯,兩個公主一人謄抄了一份拿走了,回自己的觀裡找人唱。
兩把提琴也被帶走,她們有小提琴,還有大提琴,鋼琴也再找人制造。
自從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話劇一出,有錢人都要弄一把新的樂器。
第二天,不到中午的時候,女人花這個李易抄的歌曲便在長安城中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