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課,李易只給學子們上廁所的時間,一直講到未時末,相當於十五點才結束。
李易都餓過勁了,不想去食堂吃飯。
他給自己化了裝,在一群同樣化裝的護衛保護下去灞水橋頭。
盛碗免費的湯,給又聚集過來的擺攤的地方的、學著賣煎餅果子的人一個五錢的和一個一錢的兌換券。
想一想,他又掏出來兩錢的兌換券:“給我加個蛋。”
蛋便宜了,李家莊子瘋狂教別人怎麼人工孵化,大家都選擇適合的地方養雞。
等著河水開化,養鴨和養鵝的更多。
蛋就便宜了,莊子都不賣百煮渾圓蛋了。
醬油價格一落千丈,推廣了,誰願意做醬油就自己做。
“是要綠豆粉的啊,要鹹一點的嗎?”烙煎餅果子的人問。
煎餅果子綠豆粉和全麥粉差不少呢,綠豆可以生豆芽,產量又少。
換成全麥粉的,三錢就夠了。
“多放點蔥花吧,不要太鹹。”李易想了一下,不願意多喝水。
“好咧!”對方很高興。
“你這大蔥是在窖裡放著的吧?然後看著不行的就趕緊製作成蔥花,烤乾了,再拿水泡一下。”
李易看蔥花的顏色和狀態就明白怎麼回事兒了。
幹蔥、幹香菜、幹胡蘿蔔,是他那時的泡麵的調料包。
實際上是他那時島國喜歡用的方法,尤其是賣面的,基本上不切鮮的蔥,都拿幹蔥。
有的合作社,專門種蔥,人家有門路,就找島國出口。
現在大唐就用上了,不過大唐人喜歡鮮蔥的樣子,賣煎餅果子的就把幹蔥花泡一泡。
“我拿開水泡的,放心,在李家莊子外面賣東西,可不能丟了李東主的臉。”對方承認。
“你賣東西,跟李東主的臉有什麼關係?”李易納悶,又不是我賣的。
“李家莊子的東西必須是最好的,哪怕是在灞水橋頭。你這人是不是……那啥呀?”
賣煎餅果子的人不高興了,遇到個傻子?
李易連點兩下頭:“昨天晚上喝多了,現在腦袋還疼呢,懵圈。”
“少喝點酒啊,不是什麼好東西,耽誤事兒。”賣煎餅果子的人好心說。
“對,我平時不喝這麼多。”李易還能怎麼辦?
“給,去舀湯吧,不要錢的鹹菜別往齁死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