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了,要漲價了,煤油燈和暖水瓶明天就漲兩成了。”
“快買,今天買到手,明天一轉手一百一十緡,也是大賺。”
“我給富平縣的大兄帶一個吧,他今天趕不過來。”
宋德把明天價格調整的事情一公佈,許多原本想買一個套的人,直接要求買三套。
訊息飛快地傳播出去,還沒打算買的人,一聽價格貴兩成,不猶豫了,買。
更有實力雄厚的商人,一出手就是十套,一套代表一個煤油燈和一個暖水瓶。
皇城,宮中中午又賜了宴,大家吃吃喝喝,隨意離去。
今天離開,屬於放年假,該走親戚的走親戚,該拉關係的拉關係。
還有兩個月就是科舉,現在是最後的機會,沒有名額的趕緊干謁。
像李白那種,戶口不在本國,還想考,就得干謁。
透過另一種渠道升上去,趁著科舉,正好選拔人才,一起就辦了。
“去看看干謁的人,有願意投李家莊子的,可以寫一首兒歌,就以雪為題,平聲韻,春。”
李易決定給那些個戶籍和其他方面不對的學子一個機會。
寫首兒歌,看看才華,覺得可以了,再免試。
走別人的途徑,那些人事兒多,關鍵是不一定好用。
你就是找到了戶部郎中的門路,你確定他能給你安排個官?他也只能往上推薦。
到自己這裡,確實好,自己可以想想辦法。
李易認為自己應該為國選才,尤其是不能直接考科舉的人,裡面說不定有厲害的。
他印象比較深的是,宋朝時候的張元,原來不叫這個名字,後來為了接近李元昊改的。
還有一個同伴,說是姓胡,改成吳昊。
這不就是元昊了麼。
張元考科舉,到皇帝那裡的殿試被罷黜。
他就心懷不滿,也沒什麼忠君愛國的想法了,去投靠李元昊。
之後在好水川一戰中獻計獻策,大敗韓琦,宋朝一戰之後,損兵折將。
張元用自己的戰績,狠狠地扇了趙禎和滿朝文武一巴掌。
李易覺得宋朝有,唐朝也有,尤其是跑到吐蕃給別人出主意的大唐人。
他要把好的選出來,至於那種沒什麼本事的,愛去哪就去哪吧。
當然,他選材不論文采,除非對方願意專門主攻文藝方面的工作,那樣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