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君眾生何所需,卻道湖海暢遊魚。花傘齊放綴小雨,鬢邊斜簪一秋菊。
一大早的,小雨開始淅淅瀝瀝地下。
長安城中多了些戴斗笠、穿蓑衣的人,女子和風雅之士打起花傘。
秋天的菊花剛剛開放,有人已經拿來斜插在頭上,抹了粉的男人感覺比女人更美。
李易看著莊子上的學子們一人腦袋上面插一枝,突然笑起來。
“這是裝飾品太少了,只好插個花,跟領帶、領帶夾、領結、上衣口袋中的懷錶鏈、手帕巾是一個道理。”
李易明白了,沒去阻止,男人插花是種美,即便他看著不習慣。
他估計最開始插花應該是當簪子用,插個木頭棍,上面有花順便就一起插。
跟領帶說是用來擦刀、擦嘴什麼的一個道理。
後來單獨發展,成為風尚和潮流。
只是你們為何要抹粉,還塗紅嘴唇。
“東主,給你也戴一枝?”桃紅跑過來,手上拿一把菊花,眼睛看著李易的腦袋。
“不必了,你們戴著就好,我自己戴了看不到自己的,不曉得有多美。”
李易拒絕,頭髮上插個花,總覺得不舒服。
現在留的長頭髮已經披肩了,他學著盤起來,插個簪子,更多的時候用繩子綁個高辮。
再往上插其他的東西,沉,現在也是洗頭費勁。
“哦!”桃紅顯得很遺憾,轉頭去找別人。
中午的時候李隆基和李成器跑過來,李成器帶了一大桶又一大桶的石油。
李隆基是有事情找李易,兩個人正好遇到一起。
“易弟,你要的石脂為兄給你送來了,一共二百桶,一桶也沒個確切的數,桶都是一樣大。”
李成器見到李易,開始邀功。
看,等兄長的想著事情呢,不知道你要怎麼用,二百桶。
李易趕緊找人抬到安全的地方,禁止煙火。
“正好有人漁民送來了很多肥魚,今天大家都吃魚。”李易笑著引兩個人去食堂。
王皇后也跟著,懷中抱孩子,幾天不見就想。
小傢伙現在能夠放到搖籃裡輕輕搖了,看到王皇后,依舊認識,被抱著眼睛看什麼都希奇。
今天的魚有清蒸的、紅燒的、做丸子的、裹了麵包炸油炸的……
生魚片沒有,李易抽不出時間檢測,不準吃。
“一到易弟這裡,就覺得別處人家都是窮人。”李成器在外面跑的時間多,他又不上朝。
以前不去看民生,現在願意瞭解,知道大家都是怎麼活著。
李隆基吃口魚,又喝口酒:“易弟,為兄就想啊,芸芸眾生,所圖為何。”
“就跟這魚一樣。”李易先喝口湯暖暖肚子,下雨,天涼。
“易弟是說,魚為了暢遊江河湖海?”李隆基想了想,覺得有道理。
“不,我是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李易說出了一句可以終結聊天的話。
果然,李隆基筷子一頓,好心情咋就那麼短暫。
他看了眼自己的孩子,重新振作:“易弟,你說趁著今年冬天,主動去打吐蕃可否。”
“冬天不利於熱氣球飛行,吐蕃屬於高原氣候,士兵在克服高原反應的時候,還要應對寒冷。”
李易沒說行不行,只提出來冬天打別人自己犧牲太大。
李隆基明白了,李易不贊同深入到吐蕃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