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作,李易去印刷工坊把原理說出來。
“東主,空白的地方怎麼辦?”負責印刷的人再考慮卡扣卡不住的問題。
“添上沒有字的字模,遇到事情多想想。”李易覺得這人笨,說了一句,自己笑了。
對方撓撓頭:“這不是一天印這麼多,印傻了麼。”
“現在是鋪一張紙印一下?這樣,一摞紙放上,用帶有膠皮的手套來翻紙,印一張直接翻走。”
李易看到印刷的方式,發現問題,趕緊想出個辦法增加效率。
轉過身他出來,工坊的人自己在那琢磨。
剛離開工坊區,李易微微一愣。
面前木老頭站在那,和莊子上的其他老頭一樣,穿上的新的夏裝。
大背心、大褲頭、拖鞋、蒲扇,手腕子上還纏了條汗巾。
“這個木,木老伯,你穿這個……適應嗎?”李易總覺得木老頭是富貴人家,要體面。
“好,舒服,跟他們下象棋,他們穿,我不穿顯得不一樣,可惜他們圍棋的本事太差。”
李旦搖動著蒲扇說他為什麼換衣服,為了合群。
“哦,對,他們以前沒玩過圍棋,沒錢,過日子都難。”
李易哭笑不得,老木頭還指望所有人都下圍棋。
下一盤圍棋要多長時間?地不種了?麻不編了?
即便現在,老頭老太太們也不是整天閒著,他們會編筐、織麻袋。
累了老頭會找人下棋,老太太坐在一起喝茶水聊天。
“是呀,生活不易,可總歸是要有個根源。”李旦想改變,卻無力改變。
“從吃飯開始,增加畝產量。”李易簡單地說一句。
“說增加就能增加?”李旦有些不高興。
寺農寺別說是唐朝,前朝的前朝……農官都很努力。
他們懂得告訴百姓一樣作物的種子留種後種植年頭多了不行,得跟其他地方的換。
然後事農官還會去問哪個地方的哪塊地產量高,若比旁邊的地高出一大解,他們會全買下來當種子。
田地的產量在逐漸增加,卻還是不夠。
結果到了李易的嘴裡,就一句增加產量,你給我增加一個我看看。
“這個涉及到一種新的技術,雜交,就是嫁接。”李易換一個說法。
現在的人會嫁接,尤其是果樹。
“小麥如何嫁接?把麥稈給掰斷,換上水稻的連上?”李旦居然懂嫁接。
“木大伯別急,是這樣,小麥和水稻,是自己又是男的又是女的,這樣它們就能有後代。
如果少了個男的,女的沒辦法。這個時候再找一種水稻或小麥,不同的。
把另一種的花粉放到這邊的水稻和小麥上,兩種就混合到一起。
最後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是個有雙方優點的孩子,也可能是有雙方缺點的。
把優點的留下種子,再種植的時候,可能是抗旱好,可能是產量高。”
李易把雜交技術說出來,說得容易,讓他去作……
“還能這般?”李旦對此不瞭解。
“能,找的時候,趁開花的那一段時期,觀察,搖晃的時候花粉少,或者沒有花粉,同時長的樣子與其他的不同。
先看外表,然後再用放大鏡看,放大鏡我莊子上有,本想跟寺農寺商量。
可是今年不行了,我忙著蝗災的事情,明年吧,明年從大唐各個地方找小麥和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