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好的東西。”張家村的村正張肖走到近前,伸手摸摸雙刀組合。
村民們紛紛上前,像看寶貝一樣看著這個簡單又能幫上很大忙的東西。
“以後就用它了,回村裡去做。”有人喊,喜歡上這個工具了。
“李東主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另外有人針對李易。
“給李東主立長生牌位。”還有人出主意。
“對,立牌位。”別人附和。
李易在飄雪的日子裡汗出來了。
他趕緊說:“陛下都讓我練兵,可見是陛下的恩澤。”
村正張肖懂事,一聽便明白。
“是陛下,當今的陛下好,給陛下立牌位。”他喊。
“感謝陛下。”
“陛下長命百歲。”
“陛下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村民又馬上吵嚷著誇李隆基。
李隆基的眼睛都笑眯了,對,是朕慧眼識珠。
李成器啥都不說,你們……
王皇后掩嘴笑,跟著開心。
“工部的都是廢物,司農思的該殺。”李隆基聽著聽著,突然冒出來一句。
他看出來了,這個雙刀的一點不難,隨便一個農戶想做都能做出來。
百姓愚昧,司農寺的官員都在幹什麼?
前朝傳下來什麼,你們司農寺就用什麼。
然後就等著各地哪裡有了好東西,在地方官報上來,你們再看行不行。
你們自己難道不會琢磨琢磨?
你們整天就知道在京城裡待著,哪都不去,朕都帶著皇后出來看民生。
李隆基一肚子氣,忿忿想著。
那邊李易莊子上的工匠見張家村子急需刮麻的器物,便現場製作。
用料對於莊子如九牛一毛,有的工匠還在分叉的木頭上面綁上繩子,如此一來,便不怕鬆了。
“很好,這個繩子綁得好,關工匠,本月多得五百錢。”李易趁機給獎勵。
其他工匠一聽,他就綁個繩子,五百錢?我看看我能釘個楔子進去不?
張家村的村民出來一個裝置就用上一個,其他的繼續從河裡撈麻。
臉上盡帶著笑容,明明飄雪的日子裡,他們偏偏感到的是溫暖。
指頭受傷的大孩子似乎變成了功臣,顯擺著他那被包紮上的大拇指,得到同村孩子的一致擁護。
“嫂嫂,外面天冷,不若回院子。”李易心情愉快,突然看到嫂嫂哆嗦了一下,便出聲勸說。
“聽叔叔的。”王皇后留戀地看一眼張家村子人的笑臉,轉身回院子。
李隆基走出去幾步,回頭,似乎要把這一刻定格在記憶中。
李成器走在最後面,招招手,護衛人員過來,他親自跟工匠要了一個刮麻長凳,交給護衛。
“送到司農寺,趁現在北方漚麻撈麻最忙的時候,推行京兆府二十二縣。”
“是。”護衛單手抓起長凳,叫上兩個同伴,找到馬,飛奔而去。
進到院子,李易親自給李隆基和李成器泡了濃綠茶,然後給王皇后泡了淡綠茶。
送茶上來,說道:“嫂嫂若想喝茶,從我這邊取綠茶,不可多飲,不可太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