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三日。
李易莊子上的所有麥子全部歸倉,不待官府催收,宋德已把一年該交的租佣調全部交齊。
旁人是隻交夏收,秋天還沒到。
莊子連秋收的一齊給出去,不在乎那點時間。
張家村子的人跑到灞水邊,守著,換班。
守水力脫粒機。
李易莊子不用了,張家村子等收完麥子來脫粒,怕有壞人給破壞了。
等待收割的時候,張家村子的人在挖野菜、捕魚、罩麻雀。
這些東西拿到李家莊子,俱能換到絹帛。
絹帛無所謂好壞,村子人用來交佣和調。
已往的時候,該被朝廷安排作工,就得去作,可捨不得交東西抵換。
今年不同,野菜居然能換絹帛。
有村民暫時無事做,等收麥子的幾天,便跑到李家莊子要求幹活。
不要錢,早上來吃頓飯,晌午再吃,晚上回去前又吃。
吃三頓帶葷腥的飯,幹一天活,便是賺到。
大肥肉隨便吃,吃一天,能贊上半個月油水,張家村民是這樣算的。
李易莊子的人已經有情緒了。
幹啥呀你們,吃一頓飯,吃掉的肉比工錢還多。
是我們莊子的好處,東主給我們,你們在家待著唄,睡覺就不耗糧。
可惜活實在是太多了,莊戶再不滿,也得任憑東主找人。
打磚坯、製作陶坯、燒窯、燜焦碳、掏一個沒有氣的沼氣池再加料。
還有給葡萄追肥、育棉花、翻地灌水下肥準備種稻子。
蔬菜更要有,黃瓜的架子條都堆放妥當,就等著黃瓜出秧給搭起來架子。
去年冬天挖的冰窖少,估計夏秋的冰不夠用。
今年要挖,還要按照東主說的修固定窖放菘、蘿蔔、大蔥。
“李易賢弟,多謝多謝。”一個書生對著到處溜達,溜達到這裡的李易表示感謝。
“原來是東奇兄,這紗窗可好用?”李易回禮,順便問一下對方感謝的具體東西。
紗窗。
晚上覺得冷,把木板拼上兩個,白天熱,全取下,紗窗透光透氣。
現在還沒有蚊子,倒是有蒼蠅嗡嗡嗡,數量不是很多。
“好用,多謝易弟幫襯,收了麥子,我等家中應有錢財,不若還是讓我等自籌伙食。”
對方很不好意思地說。
青黃不接的時候,全是莊子免費給飯吃,肉從未缺過。
李易搖頭:“不可,讀書人,自有通財之誼。”
他拒絕,別,你們家裡的錢拿回去,不要,你們繼續在我這白吃白住,我還給你們買書抄。
因為白吃的時候,每天四十二個學子都會為李易提供二十到三十個時辰壽命。
李易可捨不得,吃飯那算事兒嗎?
這事很好理解。
一個老闆開好幾百人的公司,免費給四十二個人吃飯和住宿,每天增加大概兩天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