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嗯,你說話可得算數!”顧大丫抬袖子抹眼淚。
陶婆子和顏悅色地說:“少夫人入了將軍府,就是女主子,想去哪裡去不得的。”
聽了這話,大丫和招娣方才止了淚,又覺不好意思,遂勸顧青竹吃了一口東西。
外頭鞭炮響了第二回,顧青竹提著衣裙走出來,面向顧世同盈盈一拜:“爹!”
顧世同坐在堂屋中,每一聲鞭炮都像炸雷催心肝,雖說顧青竹的親事,是他一力促成的,可這會兒,他萬分捨不得,又見她身穿大紅嫁衣,乖乖巧巧垂頭跪在地上,一時忍不住,熱淚縱橫。
“世同!讓青竹起身走吧,莫誤了吉時。”顧世福在一旁小聲提醒。
“丫頭,快起來!”顧世同伸手扶她,淚水滴在她繡著繁複花樣的袖口上,洇溼一片。
顧青竹終究再無法忍住,淚盈於睫,滿是哭腔地喚了一聲:“爹!”
其聲如子規,壓抑更顯悲傷,周遭的人聞之俱都紅了眼睛。
孫氏上前抱抱顧青竹道:“女孩子哭嫁是常有的,你娘不在,嬸子們陪你。”
而後,徐氏等人也來安慰顧青竹,陪她落幾滴淚,又說了許多寬慰吉祥的話。
“阿姐!”青英太小,直到這個時候她才知道,她的大姐要離開家了,一時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顧青松緊咬著嘴角,他也捨不得,但他倔強的不哭。
顧青竹走近他們,將他倆抱在懷裡:“青英,要聽爹的話,別整日瘋玩不著家,青松,學業要抓緊,阿姐在南蒼縣等你來。”
“嗯。”兄妹兩人看著大姐,連連點頭。
半晌,陶婆子遞上繡百合花的絲帕:“少夫人。”
顧青竹接過,知她怕耽擱了時辰,遂無聲地摁摁眼角的淚痕,春鶯給她披上雪狐毛斗篷。
按習俗,新娘出嫁,該由自家兄弟背出門,青松彎下身子,將纖瘦的阿姐背上,從大門到院門不過十來步,他每一步都走得小心平穩,門口停著垂著大紅流蘇的八抬喜轎,其後是腰扎紅綢的鼓樂班子。
顧世同牽著青英送到門口,陶婆子和宋媒婆輕輕放下了轎簾,鞭炮齊鳴,響徹雲霄,鄭家祿的嗩吶聲拔地而起,歡快喜慶,與接親鼓樂相和。
顧青竹坐在一大片豔紅色裡,眼前被頭頂的喜帕遮擋,什麼也看不見,只覺轎子晃晃悠悠起了,她有些不適應,趕忙抓住旁邊的扶欄。
“少夫人,咱們先坐轎子出山,等到了翠屏鎮上,換乘馬車就好了。”陶婆子隔著轎子小窗低聲道。
“嗯。”顧青竹定定神,聽著外頭的風過樹梢的聲音,知道迎親隊伍是往老君山上走。
山風送來冰雪的寒意,林中鳥雀啾鳴,抬轎人踩斷枯枝,鄭家祿的嗩吶聲隱隱約約,顧青竹知道,他們已然上了雞冠子山。
“上山路不好走,讓大家夥兒歇一會兒吧。”顧青竹在轎中低聲道。
陶婆子正走得上氣不接下氣,巴不得停下喘勻了氣,趕忙道:“謝少夫人體恤。”
她轉而對轎伕說:“找處平穩的地兒,停下歇歇再走。”
此時已過了正午,下山坐上馬車,不消一個時辰就能回到慕府,故而,陶婆子不著急,再說,主子臨行前,特意吩咐過,府里正有件焦頭爛額的事,他們只要在吉時前趕到就行。
轎伕和鼓樂班子背對著轎子,坐在大山石上說話,顧青竹依舊坐在轎中,春鶯細細為她補了妝。
歇息了約莫兩刻鐘,陶婆子催促著下山,轎伕們抬槓上肩,鼓樂剛奏響一個聲調,只見野狼谷右側山路上突然衝下幾十個人,急速朝雞冠子山奔來。
眾人不曾見過這個陣仗,俱都面面相覷,有好事的還站著張望,卻不料那群人轉瞬就到了他們跟前。
這二三十人,俱是強壯的男人,年紀二十到四十不等,穿著或黑或灰的短打襖褲,當頭一位,二十四五歲,雄健魁梧,頭髮亂蓬蓬,穿著獾皮襖,領口外翻,露出黑灰色密匝匝的毛。
他肩頭斜扛一把大刀,瞪著滴溜圓的眼睛,歪嘴咧牙,邪氣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農門茶香遠》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
喜歡農門茶香遠請大家收藏:(農門茶香遠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