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首席國士> 第461章 都有哪些難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1章 都有哪些難題

“秦大哥。”兩個老院士已被秦百川的報社創意完全吸引。甚至都已經失去了具體的辨別能力。薛詩涵倒是還能保持冷靜。開口道:“我有幾個問題。不知道秦大哥能否解決。若是能夠解決。這建立報社的想法自然可行。但若是解決不了……”

“你說說看。”薛詩涵似乎有些怕秦百川不高興。可秦百川卻擺了擺手。不怕有問題。有問題解決了就是。

“我大概總結了幾點……第一是你們今天談論的重點。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按照秦大哥的說法。必將要投入大批的人力。這些人的薪俸從何處得來。是清風書院。還是官府。”薛詩涵首先問道。

“客觀來說。這件事需要呂大人上報給皇上。唯有皇上下了聖旨才可以支援報紙的合法性……你覺得……讓皇上出銀子給咱們的人。可能嗎。”秦百川反問。

“不太可能。”薛詩涵又道:“那現在問題就來了。秦大哥的意思是說由清風書院承擔薪俸。那我們的收益又從何處得來。秦大哥可要知道……報紙這種文字性的東西可不是尋秦記。大家天天都要吃飯。不需要識字。”

“這的確是個問題。”方子長稍微冷靜了下來。看著秦百川道:“清風書院能從朝廷得到一些資源。在紙張方面有些補貼。可按照你的規格來說。每一張紙成本可能就需要三文錢。若算上印刷、人力。只怕賣出一份報紙便要虧一份的錢。不過……有你前面借讀生和補習班的點子。辦報社的盈利與否。卻也不是那麼重要。”

方子長笑容裡稍微帶著一些奸詐。他甚至都覺得清風書院佔四成股份都有些多了。原因就在於……哈。一旦虧損可是要按照比例往裡面投錢啊。

“老院士。秦某是生意人。只賠不賺的買賣又豈能去做。”秦百川扯掉因說太多話嘴唇上的一塊白皮。心裡也是頗有些無奈。報紙這種新生形式他有把握在短時間內受到百姓的追捧。可最終還是忽略了現實問題。這時代大多數百姓都不識字。這樣一來。每天發行幾十萬的構想目前不太可能實現。

“看來你有解決的辦法。”方子長滿心期待的問道。

“秦某之前說的的確有些考慮不周。老百姓不識字這是制約報紙影響力的客觀因素。可只須我們稍微調整一下報紙的針對人群。以及發行途徑。提升報紙的附加價值。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秦百川抬頭說道:“之前我異想天開。想辦綜合報紙。現在倒是不妨將一些特別的板塊提煉出來。比如說。秦某在經商上有些點子已被江陵商賈吸收、模仿、採用。那我不妨每月推出商報。就是所謂的月刊。刊登的都是秦某的一些經典案例、營銷手法。如果我們一份報紙的成本是十個銅板。秦某將價格定在一兩銀子如何。”

“成本十個銅板。定價一兩銀子。”方子長和朱天翼全都哆嗦了一下。我去。要不要這麼黑。

“或許切實可行。”薛詩涵想了想。道:“這樣一來。秦大哥販賣的便不是報紙。而是生財之道……試想。花費一兩銀子說不定便能賺來十兩。二十兩。而且每月才一期。便是物以稀為貴。相信必定被商賈接受……畢竟。秦大哥的本事在那擺著。”

“好像有些道理……”經薛詩涵這麼一說。方子長也有點茅塞頓開:“那是不是說。薛夫子也可以每七天開設一個詩詞、韻律專刊。那些仰慕咱們清風書院第一才女之名的才子。只怕要視若珍寶了。若是在報紙上能增加一些薛夫子的畫像。只怕最終的定價也不會低於一兩。”

老院士這話說得可是有些為老不尊了。薛詩涵頓時鬧了一個大紅臉。可卻找不到藉口反駁。因為這也的確是一條賺錢的法子。其形式跟前幾個月洛鳶“菊花已開。靜候君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類似的辦法我們還有很多。到時候再一步步商量。”秦百川滿意的笑出了聲音。道:“老百姓不識字沒關係。我們將服務做的更細緻一些。左右也是賠錢。不如綜合報紙定價就是三個銅板。到時候官府出面。責令茶樓酒肆、商賈大戶每天必須要有人從頭到尾讀完報紙內容。這樣一來。報紙上的資訊不就能夠傳遞出去。”

“三個銅板……”朱天翼苦笑道:“三個銅板只是紙張的價格。這樣一來豈不是如老院士所說。賣一份虧一份。老夫還是想不明白。你自己也說了。只賠不賺的買賣不會去做。可現在卻又為何如此堅持。”

“因為綜合報紙的贏利方式有兩種途徑。既發行量上賺不到銀子。那就只能走第二條路子。”秦百川得意的挑眉:“當初秦某在望江樓說書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冠名權。幾位應該都聽說過吧。”

“冠名權。”兩個老夫子知道並不是多細緻。頗有些疑惑。

“秦大哥很壞呢。”薛詩涵卻是笑道:“當初在望江樓。可能是覺得賺不到銀子。於是他便想出了一個辦法:在關鍵的時候停下。然後看官們讓他繼續說。他便提出冠名權。意思就是誰誰誰。給出多少銀子。他便專門為那人說一段時間。這樣秦大哥賺了銀子。那些出錢看客的虛榮心也多少得到了滿足……”

“這樣啊……”兩個老院士斜著眼看著秦百川。這小子。太壞了。秦百川翻了翻白眼。這是正常的營銷手段。為毛就是壞。

“秦大哥。我大概有些理解了。”薛詩涵不好意思的衝著秦百川一笑。道:“你是想利用同樣的手段。或者是結合驛站馬車的銷售手段。面對商賈收廣告費用嗎。”

“聰明。”秦百川豎起了大拇指。

“廣告費。”兩個老院士似懂非懂。

“老院士。是這樣……”薛詩涵眉頭舒展。笑道:“秦大哥之所以願意做賠本的買賣。是想拉攏更多的受眾……假設我們的受眾有一萬人。秦大哥的尋秦記在我們報紙上投放廣告。這一萬人當中沒準就有一百人會去尋秦記品嚐美食。那樣的話我們多收一些廣告費。尋秦記去了更多的客人。豈不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兩個老院士面帶喜色。秦百川也是好奇的看了薛詩涵一眼。呵呵笑道:“沒看出來。薛夫子竟還有做廣告的意識。不錯不錯。”

薛詩涵羞澀的一笑。哪裡是她有什麼意識。跟秦百川接觸了這麼長時間。薛詩涵越來越覺得自己跟他的思維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或許是出於為了更加了解秦百川的心思。也可能是出於想要培養共同語言的意願。這段時間薛詩涵沒少打聽秦百川做過的事情。將資訊採集整理之後。去探索秦百川的思路。現在得到了秦百川的認可和表揚。薛詩涵便覺得自己默默的付出倒也值了。

“其實報紙就是這樣。只要有一定影響力。可以變著法的收取廣告費。比如說。某某人家有一處房產需要販賣。我們可以為之刊登拍賣廣告;再比如說。哪個人家需要請什麼樣的人才。我們也可以為之刊登招聘廣告……總之。但凡是能幫助旁人。又能賺到錢的形式。我們都可以利用。”跟他們越聊下去秦百川的想法便是越多。最後道:“這樣一來。維持報社運轉的事情便也解決的差不多了。薛夫子。你還有什麼想問。”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薛詩涵面帶凝重之色。試探的道:“秦大哥。咱們的綜合報紙。真的要一天一期。一旦報社成立之後。你想僱傭多少人。每天打算發行多少。”

“一天一期是必須。”第一個問題不容置疑。秦百川點頭道:“一天一期大家固然會辛苦一些。但新聞都具有時效性。昨天發生的事。今天就必然要報道。這樣受眾才會覺得新鮮。若是大家都知道了。咱們再去報道。便成了昨日黃花。沒什麼意思。至於發行量……”

秦百川琢磨了一番。道:“前期咱們為了要影響。可以免費贈送一些日子。那最少要每天三千份。如果可能的話。主城加江陵兩岸。我覺得甚至可以發行五千份。日後輻射到周邊城鎮。不夠再加。反正原則就只有一條。不怕浪費。就怕沒人。人數方面。採集、編輯、整理……最多三五十人足夠了。看效果再酌情增減。”

“秦大哥的意思我倒是能夠理解。大家辛苦一些倒也沒什麼。可秦大哥你想過沒有。大家採集資訊、編排整理。這都要時間。只怕將所有的資訊整理完畢。至少要到了晚飯時分。”薛詩涵道。

“晚飯之後大家都出來散步。那時候最容易發生熱鬧事兒。所以咱們報紙整理完畢至少要在子時。”秦百川提醒道。

“那就更麻煩了。”薛詩涵向秦百川湊了湊。道:“我算你有五十人。整理完畢之後他們開始抄寫。那麼大一張公文紙。一個時辰最多能抄寫十份。若是達到五千的發行量。豈不是這五十人就要抄寫十個時辰。要知道。這些人白天還要去採集資訊。他們真的可以不眠不休嗎。當然了。秦大哥也可以說擴建謄寫隊伍。可那樣豈不是又違揹你只招募三十五人的初衷。”

“抄寫。為何要抄寫。”秦百川大惑不解:“我記得……望江樓發過宣傳單張。完全便是印刷。哪裡用得到人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