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飄飄悠悠,劃過大地,山川樹木正飛速的倒退。
楊啟峰站在白雲之上,一雙眼睛瞭望著四方,淡金色的瞳孔,不斷的把四方景物,映入到眼睛當中。
正南方一道光柱直插天宇,光柱虛幻似如琉璃晶瑩剔透。
楊啟峰目光微微移動,看著前方連綿不絕的山川,那浮現而出的氣柱,眼睛不自覺的眯縫起來,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時至今日,距離楊啟峰他領取任務,足足的已經過去了百年時間。
一切的謀劃,在今日已經走入了最後。
望著那一道道的氣柱,逐漸開始朝著終南山匯聚,他瑩瑩的笑容越發的燦爛。
那一道道的氣柱,都代表著一個又一個類似覺法的存在。
他們都是楊啟峰分潤王重陽氣運的旗子,類似的存在足足的有著九人,九乃是數之極致,他代表的事這一方天地的完美。
楊啟峰他不會給自己找不自在,他只扶持覺法一人,到時候王重陽被殺死之後,氣運雖然會損失一些,但餘下的氣運將會直接的歸於到覺法一人身上,最後的結果就是王重陽雖然死了,可氣運沒有消失,只是轉移在他人身上,人族依然會出現一位傑出的英才,雖然這樣做也算是完成任務,可楊啟峰他知道任務最後的目的是什麼。
這獵殺任務,是需要楊啟峰他殺死人族的英才,消減人族的實力,覺法他到底的是人族,最後氣運歸他這樣只是左手倒右手的事情,這分潤氣運的九人當中,有兩人楊啟峰他花費的時間最多,其中是佛門的覺法,還有儒教的方傑,
一百年的時間在這兩人身上楊啟峰他花費的時間就超越了五十年。
王重陽主張三教平等,這並不是平白無故,而是他早年的經歷,他幼好讀書,後入府學,中進士,沒有修道之前儼然走的事科舉之路,是典型的儒家弟子,只是其後慨然入道,開始走上了修行之路,儒家對王重陽影響頗深,而佛門這裡楊啟峰他倒不是太清楚,不過肯定佛門對他影響不小。
道門之中想要尋找出一位能夠媲美王重陽的人,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楊啟峰他打算質量不行那就數量比,直接的尋找到了七位修道之人,這七人的修為有高有底,並且自身氣運也是各不相同,有氣運淺薄之輩,也有氣運深厚之徒。
這七人楊啟峰不太指望,真正被楊啟峰看重的事覺法和方傑兩人,一位是佛門中人,一個是儒家弟子。
兩人和王重陽合在一起,正好的湊足了三教,那七位修道之人能否分多少王重陽的氣運,他那是一點把握沒有,可方傑和覺法必定能夠分潤。
而眼前的結果,倒是讓楊啟峰頗為歡喜,九人一路走來開始宣揚著自己的思想,氣運逐步開始匯聚,到現在每一人都分潤了不小的氣運,氣運不是平端而來,他們每獲得一分氣運,那都是在王重陽的氣運之上砍上一刀。
現如今王重陽的氣運,可以說是被他削弱了一半,可以說眼前這已經乃是極限所在了。
最為反感這一種身具大氣運的人,為了這一次的任務,楊啟峰他前前後後已經準備了差不多百年的時間了,和之前煉製九龍神火罩相比,實在是太繁瑣,也太耽擱時間了。
當時幾萬積分,他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已經的全部都湊齊了。
不過那一次也是冒著較大危險,殺了申公豹這樣的人物,可以說是得罪了不少人,他和玉虛宮的不對付,申公豹之死,也是其中一個引子。
要知道這一些大勢力,他們有著一種毛病,自己的敵人,自己可以殺死,但絕對的不允許其他人殺死,尤其是申公豹和玉虛宮的關係,到處都充斥著貓膩,誰也不知道他們的關係到底的如何。
那一個任務坐著不是太難,其中困難的地方在於殺死了申公豹之後的後遺症。